村民们正在为菌包打孔。
每天清晨,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创新村都格外热闹,8点前,前往村口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卡上班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李正琼便是其中之一。
前些年,李正琼还在广东的服装厂里打工,“每次家人老人打来电话,我们都很担心,遇见生病什么的,也不能带他们去医院。”李正琼说,“现在上班地点就在家门口,每天70元,工作8小时,和城里差不多,关键还可以照顾到老人、小孩。”
今年初,李正琼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公司,年底一亩可分红960元,加上自己在公司上班,每月至少有2100元的工资。对于生活,李正琼充满信心。
和李正琼一样,几年前嫁到隔壁村庄的宋芳也赶上了在公司上班的“福利”,今年初,听娘家的人说公司正在招工,便到公司上班,如今宋芳已成为技术能手。“虽然没有土地入股,等自己真正掌握了全套技术,就在家里盖大棚,到公司领菌包回去种,出菇后由公司根据市场价统一收购。”宋芳盘算着今后的日子。
村民们上班的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政府平台公司安顺开发区坤达农业投资公司整合原宋旗富民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成立,现已成为安顺市规划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基地,而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就坐落在宋旗镇创新村。目前,食用菌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资源入股、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红利普惠”的发展格局,实现了贫困户“不出劳力,坐地分红;投工投劳,多次分红”的喜人局面。
如此大的产业基地为何能落户创新村,村支部副书记王仕荣最清楚。2012年,时任村支书的王仕荣从浙江引进技术,组织12户人家成立合作社种植香菇。但到第二年,大多数就嫌养菇太累、投资太大、市场不好而陆续“打退堂鼓”,到2014年,合作社只剩下3户人家,可王仕荣家的大棚却从刚开始时的2个增加到了8个,他一点也没有放弃发展香菇产业的想法。
正因为王仕荣的坚持,奠定了创新村香菇种植的基础。2015年,省财政下拨60余万扶贫资金发展香菇产业,项目落户创新村。去年,安顺开发区围绕香菇产业,在原有的香菇基地产业规模上快马加鞭,以政府平台公司安顺开发区坤达农业投资公司入股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其资金短缺、生产规模小等问题,全力打造香菇产业。
今年,王仕荣又成了聚福菌公司的副总经理,一来是他懂技术,能为村民作一对一、手把手、实打实的培训,二是他熟悉村里情况,能协调公司发展与村民利益间的矛盾。
“村里没有好的产业,怎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王仕荣说,如今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村民们都享受到了公司带来的“福利”,创新村一定能创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