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修文县田野乡间,猕猴桃果香弥漫。从“一穷二白”到村民收入跃上一个大台阶,猕猴桃在洒坪镇上寨村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3年,上寨村还是一个靠传统农业发展步履维艰的贫困村。之后,上寨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创新思路,成立修文县惠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探索实施“双富工程”,让小小猕猴桃变成村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果。
依托资源优势 探索发展新路子
走在上寨村,满眼是绿,300多亩猕猴桃长势良好。
“猕猴桃正处于非常关键的管理期,果子长得大不大,就看这最后三个月养护得好不好。”6月10日,修文晴雨不定,上寨村村民王仲举顾不得下雨还是出太阳,一大早就在果园里进进出出忙碌起来,修整枝条、摘除外形不佳的小果子、除草施肥,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猕猴桃一年挂一次果,冬春夏都在种植养护,秋季收成。比起以前种蔬菜、玉米,的确累多了,但一亩土地种猕猴桃的产值,至少是种玉米产值的5倍以上。”王仲举说,依靠猕猴桃,村民的收入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时间回到三年多前,距离修文县城30多公里的洒坪镇,远离国省公路主干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民增收缓慢。上寨村在洒坪镇中又位居“下游”,年轻男性背井离乡打工,妇孺留守在家耕作。但上寨村土地广阔、土质优良,自然资源禀赋好。如何依托丰富的资源,释放这片土地蕴藏的能量?经过思索,2013年,上寨村有了答案,作为农业产业创富共富的帮扶模式,“双富工程”应运而生。从此,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始探索“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发展新路子。
敢于做加法 聚指成拳谋突破
“农民有土地有劳力,村里的党员先锋有技术会管理,城市居民有闲钱想投资,为什么这三者不能结合起来呢?”洒坪镇纪委书记黄发礼说,“双富工程”就是把这三股力量汇聚起来,把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闲散资金等资本要素引向农村,与农民的土地、劳动力、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结合,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管理和监督指导下,进行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共担投入、共享收益。
“最初找到的城市投资人,多是值得信任的朋友,3万、5万地先聚集起来,做出示范。”黄发礼说。
2013年,“双富工程”一期启动,上寨村村支两委组织村民与外来投资者成立修文县惠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协调,整合第一批农户手中的214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聘请流转了土地的村民以劳动力入股,等到合作社有收成后,5%的利润注入村集体资金,95%的利润分给农户和投资者。
2015年12月,“双富工程”二期项目落地实施,签约流转130余亩土地,涉及农户30余户,投入资金180余万元。
2016年,猕猴桃初次挂果,销售额达48.85万元,涉及农户户均增收上万元,为村集体创收7万余元。
今年,300多亩猕猴桃将第二次挂果,“双富工程”预计将创造130余万元的销售额,为上寨村集体经济创收10多万元。
建强干部队伍 助村民脱贫致富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一定要找好这个班长。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才能成为‘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产业带头人。”对于上寨村的发展,黄发礼感触颇深。
“有了带头人,也不能蛮干,只懂种植,不懂市场,就是无头苍蝇,肯定要四处碰壁。”黄发礼说,在火力全开迈向“双富”目标的过程中,上寨村的党员干部细致查找差距,村委会组织党员干部学融资、跑市场、找订单,以市场需求调整结构、以销定产。同时,鼓励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入股“双富工程”。目前,上寨村共有8名党员干部入股“双富工程”。
为更好地管理“双富工程”,上寨村村委会寻找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入股村民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双富工程”的整个运转,村党支部成员全程参与,购苗木、买肥料,各项支出一清二楚,各种事项公开,既给入股的城市投资人和农村群众一个交代,又增强了党员群众参与的信心。
目前,上寨村已有40多户村民参与“双富工程”,引入城市投资者50人,辐射带动上寨村和青山村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近300户村民种植猕猴桃500余亩。
记者 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