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卫计委: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三类传染病发病数较高

时间:2017-06-15

  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2017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全省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总病例数13431例,报告总死亡数为43例。

  本期,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与炭疽病中肺炭疽)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共报告艾滋病、肝炎、麻疹、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痢疾、肺结核、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猩红热、布病、淋病、梅毒、钩体病和疟疾等16种乙类传染病共6324例,死亡39例。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肝、梅毒、丙肝、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39%。另外,乙类传染病中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10种乙类传染病报告。

  丙类传染病中共报告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等7种共7107例,死亡4人。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19%,这一情况和4月份几乎相同。

  本期,丙类传染病中无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等4种丙类传染病报告。

  另外,6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随着雨季的来临,闷热、潮湿的天气正是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活跃期,贵州疾控提醒市民做好肠道传染病预防。

  相关疾控专家表示,6月以后是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此外,随着气温的上升,蚊蝇等有害生物将大量繁殖,广大市民要做好防蚊灭蝇工作,防止其传播疾病。另外,高温作业的人员要预防中暑的发生。

  (记者 张梅)

  夏季三种高发传染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5-7月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等而感染,易在托幼机构发生暴发。学校、家长须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的良好卫生习惯;符合条件的儿童可以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粘冻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通过污染的食物造成集体单位暴发。市民应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消灭苍蝇,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校、幼托机构、企业、工地等集体单位要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确保饮食安全;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患者的生活用具应进行消毒处理。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红色斑疹、丘疹和疱疹,疱疹位置表浅,椭圆形,直径 3~5mm,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痒,可伴有发热、头痛或咽痛等全身症状。水痘病毒通过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常可在聚集的易感人群中形成暴发疫情,甚至形成局部区域性流行。学校、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水痘隔离期从病人出疹前2天到全部疱疹结痂干燥为止,但时间一般不少于发病后14天。隔离期满复课前,需患者本人带上前期诊疗资料至学校所属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家里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免疫预防。

  夏季需谨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夏季食物更易发生变质,市民食用生冷食品也更多,需预防食物中毒,一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腐败变质、未烧熟煮透食品和污染的熟食制品;二是规范食品的加工操作,生熟食物要分开;三是要做好餐具清洁消毒工作;四是餐饮业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如果在家操办宴席,宴席数超过5桌的,主办者应提前告知村里备案,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应上门指导。

  • 上一篇: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大桥处 他怎么又跳河了!
  • 下一篇:贵州省教育厅:“夏季防溺水” 纳入课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