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国家高新区: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走品牌建设之路

时间:2017-06-16

  

  ■题记:

  初夏的贵阳国家高新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今天,高新区品牌建设大会胜利召开,高新区迈步质量时代,奏响质量强音。

  自2013年高新区启动质量强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来,在高新区工管委的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履职,作为贵州省质量兴省和贵阳市质量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区域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上级肯定。

  令人瞩目的是:首届贵阳高新区质量奖以及“十大质量事件”,评选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骨干企业以及韦晓明、代小立等多名优秀企业家,还有王兴恩、朱广喜、张勇等以质为先,勤恳奋进的高新工匠……这些,都是近年来高新区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助推了高新区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作为贵阳市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州省唯一人才特区,如今高新区正处在“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关键时期。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也更为凸显。

  为了发展高新区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两大两高”产业,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检测、加强品牌企业培育、夯实质量强区创建,高新区提出:当好贵阳市质量品牌工作的排头兵,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为此,高新区创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贵阳高新品牌,发展品牌战略,打造质量强区。

  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质量强区

  “近年来,我区财政共投入质量强区和品牌建设工作经费758.1万元。”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从2013年的20万元到2017年299.2万元,全区对质量、品牌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年平均增长率达50%以上。

  同时,高新区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激励政策。2015年兑现2013至2014年标准转化、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奖励激励资金100万元。2017年兑现2015至2016年标准转化、名牌产品、品牌企业、政府质量奖等奖励激励资金549万元。

  “除了资金的扶持和奖励,高新区近年来还出台了系列政策,实施区域品牌建设、打造品牌文化特色,培育企业名牌产品。”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及《区域品牌建设规划》的编制,《质量强区工作方案》的出台,强化了产品质量控制,发挥了名牌集聚能力,帮扶、引导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了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出台加速推进人才特区中质量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利于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建立产品声誉,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区域品牌,高新区从三个方面,层层推进,以质取胜,构建着质量强区品牌文化。

  树立产品声誉,企业做优做强——

  产品质量作为评价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高新区设有专门执法机构稽查队,负责全区产品质量整治工作。

  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区共组织开展7大类19个项目专项整治,这些行动包括“质检利剑”、无证查处、“打非治违”以及对“三重”等各类产品的专项执法行动,严肃区域生产行为。

  2015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监抽。2016年14家企业39批次产品接受省、市、区三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连续两年合格率均为100%。

  树立企业品牌,推动创新发展——

  质量是企业的发展关键,高新区不断完善贵阳国家高新质量奖机制,通过政府的鼓励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引导企业做强做大。

  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内涵,推动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国内知名度高的大型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

  同时,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发动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一批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的自主品牌。

  2016年11月14日,高新区出台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质量奖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质量领域的政府激励体系,表彰在质量管理和经营绩效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树立质量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着力推进质量建设进程。

  多管齐下的政策、措施让优秀企业优势凸显: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2016年首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和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获2016年首届“贵阳高新质量奖”;林泉电机、汇通华城、雅光电子、顺络迅达、振华新材料等60家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目前,高新区聚集大数据关联企业2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占全省的23.6%,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累计35家,CMMI评估企业累计32家,IT企业累计846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1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软件企业5家。依托中国西部众创园、省部共建贵阳留学生创业园以及启林创客小镇、联合智造等一批众创空间和载体,集聚了全国500余个创客团队、5000多名创客入驻高新区。

  树立区域品牌,带动经济建设——

  为继续深入推进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高新区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大数据基地及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等战略部署,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贵州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

  该区有关负责人称,努力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旨在带动高新区“大质量”水平提升,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打造大数据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集聚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质量信息化 完善品牌体系

  为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管理机制,高新区加大了对严重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依靠“大数据安全”、“大数据 检测检验”、“大数据 质量监督”等手段,实现质量信息化。

  同时,高新区还以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设备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质量强区的发展目标,逐步完善了质量品牌政策体系,通过引进一批质量品牌专业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养一批质量人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的知名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

  在产业方面,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在提升质量和品牌方面,出台了《质量强区工作方案》、《企业标准转化激励和奖励办法》、《鼓励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和贵阳市知名商标认定的奖励办法(试行)》、《贵阳高新质量奖评审办法》4个政策措施;在加快科技创新方面,出台了《促进大众创新创业》(创客十条)、《科技创新十条》(钻石十条)等政策措施;在引进人才方面,出台《关于构建人才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扶持留学归国人才创业若干措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评审暂行办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等政策措施,形成了产业、质量品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

  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在全区营造树优秀创品牌氛围,去年底,高新区开展了高新质量奖的评选活动,并创新性在全省率先提出了质量奖个人奖和工匠奖励,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经过宣传发动、推荐申报、资格审查、资料审查、现场评审等环节,由高新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评选出质量奖(组织)2名、质量奖(个人)2名、质量奖(高新工匠)10名。

  同时,配合质量奖评选,全区还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站、QQ群、微信等16种途径,征集到13家单位的19件事件,有93382人次参与了网络投票和微信投票。在专家组现场分析讨论,并从树立典型、强化宣传等角度对事件进行点评和提炼后,确认了全区2016“十大质量事件”。

  推广精益管理 激励创新发展

  在系列鼓励、奖励措施的基础上,近年来,高新区以贵州科学城为集聚园区,国检中心为集聚载体,建立了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推广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高新区质监分局还通过举办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主题讲座、主动上门提供专家服务、走访企业等一系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放眼更高质量标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高新区创建并获批成为贵州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贵州省电子材料、元器件和软件信息知名品牌示范区。

  为配合检验检测管理,《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于2017年6月出台,该措施从项目引进、场地补贴、设备补助、上规奖励、上市奖励、资质认定、标准奖励、品牌奖励、创新平台、人才引进十个方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给区域发展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创新驱动力等起到较大的激励效益。

  不懈努力见成效 质量强区有收获

  坚实的资金后盾,强力的政策保障、精准的管理模式、多重的鼓励措施,让高新区质量强区战略收获颇丰。

  目前,高新区24家企业的81个产品获得省、市名牌产品;朗玛信息、东方世纪、广电网络等7家科技服务企业获贵州省服务业名牌,占全市的39%,占全省的27%。全区2015——2016年,连续两年在省、市获省服务业名牌总数占比排名第一。

  作为高新区“主战场”的金阳园区和沙文园区,也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实现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2016年,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和贵州顺康路桥咨询有限公司分别获得政务服务类和检验检测类全省首家服务业名牌。

  令人欣喜的还有:2013年以来,高新区连续4年标准化申报项目在贵阳市排名第一,申报数占全市的60%,在新成立的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委员会中,7名区属企业委员占到标委会中本省委员数的28%;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高新区在贵阳市质量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高新区在省市区三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

  放眼未来 发展品牌质量强区

  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结合高新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品牌建设将着力于四个重点。

  一是重点打造大数据产业品牌。围绕“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全区目标定位,以大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三个业态为重点方向,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实力强、品牌效应好的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引导中小非公企业走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知名品牌。开展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创建全国大数据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二是重点打造大健康产业品牌。大力推进以泛特尔生物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景峰注射剂、金域检验、汉方药业等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探索推进优势产品、特色服务的认证,加快建成全省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三是重点打造高端制造业品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千企改造、一企一策”,深化军民融合,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重点、以品牌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国际化为重要取向,深入推进高端品牌培育工程、特色品牌集聚工程、知名品牌创建工程,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高端制造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拳头产品,成为贵州省现代制造业发展核心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地。

  四是重点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大力发展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以贵州科学城为集聚园区,大数据检测中心为集聚载体,建成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打造贵州省一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集聚区。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提升等策略举措,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品质升级,品牌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实现服务业效率、效益双提升。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质量时代,我们全区各级各部门及辖区企业,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质量和品牌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大力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深入推进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的高新知名品牌,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高新区‘以大数据为引领,全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总结说,高新区品牌建设一直在路上,高新品牌将一直发展。

  • 上一篇:让客人畅游美丽南明
  • 下一篇:贵州省首个生态日配套的10个系列活动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