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走进中国戒毒“第一所” 感受学员的心路历程

时间:2017-06-26

走进中国戒毒“第一所”

“6·26”世界禁毒日前夕,记者在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倾听戒毒故事,感受学员的心路历程

心理咨询师设立的戒毒之声演播中心

学员在院中散步 王弘扬 图

  核心提示:

  崭新的大楼、成片的绿地以及设施先进的运动场,让人觉得这里就像一个大学校园。戒毒学员的寝室里,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可不间断地提供热水,墙上的物联网系统,只需轻触屏幕,就可实现远程购物……

  几个月前,位于贵阳市三江农场附近的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址正式落成,这个投入8亿元、占地496亩、收戒规模达4400人的戒毒所,是截至目前国内投资最大、收戒规模最大、管理水平一流的中国戒毒“第一所”。

  随着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这里还将成为展示贵阳禁毒工作和司法文明的窗口、“名片”。其正式投用,标志着贵阳市的科学戒管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4年10月,贵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专项行动,吹响了“全民禁毒”的号角。“一年建机制,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拐点”,这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向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正是“出拐点”之年。

  在“6.26”世界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倾听戒毒故事,感受学员们的戒毒心路历程。

  A: 伙食好热水足 还有心理宣泄室

  一大锅热乎乎的白馒头,是学员和民警们的早餐和午餐的主食;心理矫治中心内,设置了若干个不同主题和功能的“诊室”

  11时许,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们开餐了。

  戒毒学员的食堂里,所有的蔬菜、肉类等食材,均由专业公司清洗、择选、包装成为半成品后配送到这里,因而很难找到一把菜刀。这个细节,凸显出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对监管安全的重视。

  蒸屉里,是一大锅热乎乎的白馒头,这是学员和民警们的早餐和午餐的主食。

  专业食堂工作人员将饭菜用保温桶装好后,乘坐电动车将饭菜一一送到各个监管大队。

  在管教一大队(脱毒治疗区)的寝室里,学员小五(化名)吃过午饭,准备翻几页《沉浮与枯荣》,这本书从书名到内容,都很符合他现在的心境。小五的寝室是一个八人间,用的是统一的床品,棉被全部被叠成豆腐块,物品摆放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寝室墙壁上,一台壁挂电视机正在播放着国际新闻;洗漱间里,统一安装着空气能热水器和24小时直饮水机。比起搬迁之前用锅炉烧热水,这里的住宿条件已经大有改观;寝室门背后安装了一台物联网终端机,学员们通过触屏的方式即可购买日用品。而监管民警可以通过自流程化的数据分析,掌握学员的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据悉,自“禁毒人民战争”打响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一批戒毒康复场所列为十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短短两年,投资8亿元、占地496亩,拥有4400个收治床位的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在三江建成并投用。

  如今,升级后的戒毒场所里,不仅拥有供戒毒人员锻炼、康复的塑胶跑道,而且还有小型足球运动场。同步建设的心理矫治中心、医技楼,目前已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此外,今年7月份,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三江分院将入驻戒毒所,提供24小时服务。

  在初步建成的心理矫治中心大厅,一幅“心安是归处”的书法作品引人瞩目。记者看到,心理矫治中心内设置了若干个不同主题和功能的“诊室”:按家庭客厅布置的心理咨询室、家庭关系修复室;安装了拳击沙袋、假人的心理宣泄室;5D和9D个体动感模拟舱里,心理咨询师可以带着学员感受不同的立体场景,通过仪器监测采集情绪数据、心率血压等数值,采取多种方式训练、提升大脑的状态……

  据悉,自去年12月20日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启动搬迁以来,经过5个多月的分批次搬迁,2000余名戒毒人员已从桐木岭安全前往戒毒所新址,并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B: 尊重学员人格 帮他们树立生活信心

  “戒毒人员其实也是毒品受害者,是“病人”,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信。

  在戒毒所里,经过生理脱瘾、康复训练等一系列科学戒管的措施,除了黄色背心上的“学员”二字,在所的戒毒人员和常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过生日的学员,还会收到戒毒所所长、政委送出的生日贺卡,祝愿他们生日快乐,早日康复并回归家庭。

  在戒毒所二大队,有一只“队宠”——一只叫“布丁”的小狗。它是一只流浪狗的后代,民警在街上捡来后,将它带回所里。闲暇的时候,学员们总喜欢抱着小布丁,喂火腿肠给它吃。

  40多岁的某管教大队戒毒学员苏某画得一手好画,性格也比较开朗。看到管教民警、值班所领导巡查时,他都会主动打招呼。但去年的一天,他却收到了一条噩耗:妻子在经营车辆线路的过程中,被人伤害致死。妻子的丧事无人料理,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6岁孩子,让苏某束手无策。

  戒毒所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同苏某户籍地公安局取得联系,核实了这一情况。经过同当地公安机关的多次联系、协商,完善了相关手续后,戒毒所为其办理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手续。

  一个月过后,苏某的姐姐给戒毒所领导打来电话,电话中,她泣不成声:“感谢你们的帮助!要不这个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让他好好戒毒,不要再染上毒瘾,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出所至今,苏某再也没有因为复吸被强戒。

  “吸毒不等于犯罪。”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董涛说,戒毒人员其实也是毒品受害者,是“病人”,他们只是受到毒品的控制和支配,以致于人格出现缺陷,不应该把他们当作“敌人”,而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信。

  近年来,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采取管理和服务并重,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对戒毒人员进行“一人一策”的跟踪管理服务,收戒人员虽然超过了2000人,但却几乎杜绝了打架斗殴、自伤自残的情况,学员们的自信笑容让管教民警也很有成就感。

  据悉,随着“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贵阳市的禁毒工作正从以往的“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转变。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戒毒康复场所的硬件条件如今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科学戒管工作的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1996年建所以来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三次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所、标兵所,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同行参观130批次。今年6月份,公安部监管局到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指导工作,明确提出将这里建设成为全国公安监管培训基地。

  C: 学员一边戒毒 一边学习技艺

  酒店客房服务、中式烹饪、面点制作的技能培训,目的是让学员回归社会后能拥有一技之长

  下午2时30分,是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大队(女子大队)工间操时间。身着蓝色T恤衫的数百名学员在操场上整齐列队,跟着广播的节拍做操。

  做完操后,学员们回到习艺车间,数百台缝纫机一齐开动,一件件精美的婚纱、一个个精致的药包在这里出炉。车间内播放着当下流行的一首流行歌曲——薛之谦的《演员》。

  值班室的远程接见区里,有的学员正通过视频电话同接见大厅的亲人通话。

  据管教四大队副大队长曹奕介绍,女子大队里收戒的学员目前有501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减。目前习艺车间内开展了四个习艺项目,主要以缝纫车工为主。

  贵阳市人社局联合戒毒所在所里挂牌建设的特殊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开展多期酒店客房服务、中式烹饪、面点制作的技能培训,目的是让学员回归社会后,能拥有一技之长。

  在习艺车间外,医务人员正在进行例行的医疗巡诊,询问病史和身体检查,均由女医生进行巡诊,并注重保护学员的隐私。

  “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好久不见’,最不愿意说的,是‘再见’。”警龄有20年的曹奕深感戒毒管教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据悉,大队里收戒的一些学员,已是反复数次“进宫”,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35岁至45岁的戒毒学员占到了收戒总数的40%,18至20岁的年轻学员,约占10%至15%,她们当中,以吸食新型毒品的居多。本报记者黄启旺

  禁毒一线——

  全警禁毒 瘾君子少了

  ——云岩区涉毒治安隐患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大幅下降

  作为省会主城区,云岩区一度曾是全省毒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涉毒人员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市民安全。

  据统计,云岩辖区内,各类刑事案件被处理的嫌疑人当中,涉毒人员占40%;“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当中,涉毒人员占三分之一。

  “打毒就是打刑事犯罪,控毒就是控社会治安。”云岩公安意识到,在传统的禁毒打击模式下,虽然数据年年增长,战果颇丰,但辖区毒情却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单打独斗”的禁毒打击模式,没有同治安防控相关联,效果不会太佳,以往的打击模式必须求“变”。

  贵阳市“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专项行动,吹响了“全民禁毒”的号角,围绕着顶层设计,云岩区公安局打出了“全警禁毒”的一系列“组合拳”:

  ——观念上,将禁毒工作成效与社会治安紧密关联,突破以往只注重重大案件破获、缴毒数量的思维局限;

  ——工作机制上,打破警种和区域壁垒,全警参与禁毒,在“大数据”的引领下开展合成作战;

  ——路径上,从单一的“重缴毒量、破案数”,向“打源头,控环节”转变;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转变。具体工作中,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即“双逢双查”),逢嫌必查。

  这一系列组合拳,“拳拳到肉”。近两年来,云岩公安“全警禁毒”模式收到明显成效:不仅在毒品案件的打击处理数、缴获毒品数、吸毒人员查处数上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更重要的是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涉毒治安隐患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大幅下降。辖区居民明显感到“药鬼”少了,治安更好了。

  毒情“灾区” 华丽转身

  ——观山湖区金华镇连续四年涉毒人员作案数下降,戒断三年未复吸率提升

  在86寸的大屏幕上打开“贵阳市数据禁毒应用平台——观山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金华镇子平台”,160个网格“红点”立即显现出来。整个乡镇的吸毒管控人员分布、吸毒人员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观山湖区金华镇依托网格化,将全镇520名吸毒人员纳入160个网格中,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网格覆盖、警群联动、病区收戒“三位一体”,让吸毒人员始终处于监管视线中,实现依法管控。这一系列举措,初步实现了刑事发案率下降、涉毒人员作案数下降、戒断三年未复吸率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提升的“两降两升”。

  姓名、住址、电话、初吸时间和原因、累积吸食被查处的次数……每一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20多项信息都被系统详细记录,其中还特别记录了吸毒后的自我评价、戒毒后产生的负面情绪原因等内容,便于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帮扶和指导。

  据介绍,金华镇属于观山湖区毒情较为严重的乡镇,吸毒人员占全区一半左右,达到520人。金华镇交通位置突出,并处于城郊接合、矿居接合等特殊环境之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吸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始凸显,吸毒人员群体较为庞大。

  “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金华镇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建成网格化调度中心并投入使用。全镇20个村居共划分为160个小网格,村居支书任网格长,社区民警任副网格长,每一名禁毒专干包干若干个网格。

  组织机构上,金华镇以镇党委政府为“火车头”,镇政法委、禁毒委和群众工作中心开展具体工作。整合派出所和禁毒办“合署办公”,实现禁毒信息的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切实解决了以往“两张皮”的问题;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针对社康社戒人员进行“六对一”服务(一个帮扶召集人、一名村居干部、一名禁毒志愿者、一名家属、一名社区民警、一名社区医生),及时了解吸毒人员动态信息、动员居民发现毒情,参与涉毒线索举报。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到网格指挥中心和合署办公室,为吸毒人员的评估分级提供依据。同时,每个帮扶小组也将协助民警开展入户走访、提醒尿检、信息核对反馈、落实帮扶救助措施等工作。

  一系列禁毒“组合拳”的出击,让昔日毒情严重的金华镇治安形势发生巨大转变:2014年以来,金华镇已连续四年实现刑事发案率下降、涉毒人员作案数下降,戒断三年未复吸率和安全感满意度提升。本报记者黄启旺

  • 上一篇:一辆水泥罐车进贵阳国际城小区 引发5车相撞
  • 下一篇:【图述新闻】聚焦国际禁毒日 无悔青春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