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正值周日,也是近半个月来难得的晴天,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配电运行班的工作人员正抓紧时机开展抢修工作。
6月30日晚,由于连日暴雨,土壤松弛,断裂的大树压断了10千伏关柳线植物园支线1至2号电杆之间的线路,运行班当即采取紧急措施,隔离故障线路。7月2日,暴雨停歇,天气放晴,树木清理完毕,运行班立即调配抢修物资,上午10点到达现场,重新架设线路,直至下午18点抢修完毕,该线路也随即恢复正常供电。
由25人组成的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配电线路运行班,称他们为“电网医生”。他们要负责的电网设备,承担着贵阳城区20多万户用户的用电需求。近年来,该班组通过研发新设备、创新技术运用等方式,确保辖区内用户用电无忧。
管用!老“医生”的新技术
“这里是调度中心,10千伏关小线发生接地故障,请迅速排查解决。”
6月27日18点57分,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运行班班长王冕正准备吃晚餐时接到分局调度中心故障排除电话,挂断电话后,他立即通知8名班组成员到分局集中,9人组成的排查队立即赶赴关小线。
要找到接地故障点,必须沿着8公里长的线路巡查一遍。3组排查队员分别从小关、保利云山、黔灵山公园后门沿线巡查,一个多小时后,排查队员在房开用户线的避雷装置处发现导线掉落,十余分钟后,接地故障解除。回到办公室做完工作记录后已近23点,大家才得空“宵夜”。
“24小时待命,接到任务就出发。”王冕和组员对随时可能接到的抢修工作,已习以为常。
连日暴雨,贵阳市部分区域受灾,露天线路和设备受损。在抢修现场,除了传统的车拉人抬,熟悉的南方电网黄色电力抢修车外,皮划艇、悬臂车等设备也成了抢修神器。直到居民家中的灯点亮了,这些抢修人员才在夜色中踏上回家路。
“应急抢修只是保障居民正常用电的方式之一,要防患于未然,还得靠日常巡线。”王冕说,加强隐患排查和处理,已成为班组护网的重要举措。
“桥圣线30—14号电杆位于一山坡处,土层已有松动现象,雨季时可能发生滑坡造成电杆倒塌,需对线路进行迁改。”运行班组员陈跃洪6月中旬巡线后,对线路隐患做了记录并及时反馈情况。6月21日,该基电杆已改迁完成。
这些抢修时干着脏活累活的供电人,工作中还是能想会做的“发明家”。
2014年,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运行班技术骨干成为工作室的主要成员,多年的现场巡查和维护经验,迅速促进了创新工作室的成果研发和转化。
空气湿润好养颜,但对电网设备来说,潮湿的空气,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尤其是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户外设备,接头处容易凝结水珠,造成设备故障或烧毁。新技术通过安装在箱式设备内的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内部环境变化情况,对容易出现凝露和水珠的关键设备进行监测,当湿度和温度超标时,后台系统将启动除湿降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不停电或少停电离不开这些新技术
7月3日,配电线路运行班例行巡查10千伏关房线,在作业时,组员杨金铎拿出他们自主研发的组合式操作杆,将加长杆套在10多厘米长的开关工具上,把作业面延伸到柜体外,稍稍用力,便可进行开关作业。
“柜体外操作,不受狭小的空间限制,操作方便。”在工作现场,杨金铎向记者展示了它的“威力”。“组合式操作杆能与80%的设备工具相连,重量才10多斤,比以前巡查带的操作杆轻了几十斤,投用1年多来,我们实现了巡线轻装上阵。”巡线和抢修时不用带着笨重的工具,节约了抢修时间,缩短了客户停电时间。
保障居民用电的妙招,远不止一例。
户外开关柜门测温技术的突破,也是及时发现设备工况和减少停电时间的重要保障。通过在柜门上增设一块特制玻璃,使热成像仪可穿透玻璃检测内部设备温度,不开箱、不操作,不影响居民用电。
“户外柜体运行环境潮湿,设备巡查频次多,如果采取开柜检查,耗时不说,也会影响供电。”王冕说,看似一个简单的突破,经过了12次的试验和比对,制定了可穿透测温、防爆等选材标准。
地表设备巡查维护有了新方法,地下设施如何巡查?
电缆管道机器人的研发成功,让城北分局456.8公里的地下电缆巡检有了保障。该技术通过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及图形图像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指挥微型机器人在预埋管线里穿梭,拍摄管线画面。对拍摄内容进行人工分析,及时发现隐患,解决了人工巡查盲区的难题。身怀绝技的机器人可在狭小电缆管道、积水和阴暗等特殊环境下行走自如,还能清除微小垃圾,净化预埋管环境。
截至目前,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职工技术创新奖2项,技改贡献奖2项。今年,该局已立项科技创新项目4个,旨在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减少客户停电时间。 (记者 罗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