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遵义市积极推进农村“五化” 促“五园”改革

时间:2017-07-14

近年来,遵义市牵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牛鼻子”,把深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将投入硬件、补齐短板同盘活资源、丰富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村庄景区化、产业特色化、风貌地域化、城乡一体化“五化”改革,努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宜居家园、休闲公园、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和兴业乐园等“五园”。截至2016年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90%以上农村人口受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216元增至10109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44.63万人减至35.52万人,116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1.73%降至5.25%。

推进环境生态化改革,打造宜居家园。坚守“山青、天蓝、水净、地洁”生态底线,开展小流域生态修复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乡村美化工程,推进“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是做厚生态底色。持续开展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实施“月月造林”活动、“增色添彩”工程,对25度以上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还竹、还茶、还桑、还果、还草,变荒山为青山。“十二五”期间,共治理石漠化75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850平方公里;新增营造林4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二是做优人居环境。以“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生活乐化”为载体,重点实施“五通三改三建”(通水、电、电话、硬化路、广播电视,改灶、厕、环境,建文体场所、图书阅览室、村务公开栏)。完成4448个自然村寨污水处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新建改建1542个行政村卫生公厕,新增35万套太阳能照明设施,完成1536个行政村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做实生态制度。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先行试验。深化赤水河、乌江等重点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治理、末端惩戒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生态日”活动,开展全民保护自然活动。目前,遵义市各项生态指标在全省排在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镇38个。

推进村庄景区化改革,打造休闲公园。围绕山体、河流、树林、田园、空气“五大要素”,综合考虑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按照新农村建设总规及各项专项规划推进改革,发展一批养生、养心、养老、养胃、养眼“五养”产业,提供神清气爽的生活体验。一是标准引领。按照“规划建设优质、基础配套优良、村容环境优美、生活质量优越”标准,制定《黔北民居风格风貌要求》,实行有标贯标、无标补标、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低标升标和鼓励采标,由“点”连“线”、连“线”成“面”,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凤冈县和余庆县率先通过国家“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验收。二是示范带动。按“升级型、特色型、普及型”分类建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市级示范点87个、县级示范点1700个,以此为示范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到2018年实现集中居住村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三是激活旅游。顺应新趋势,将村庄打造成公园、将农院打造成花园、将农舍打造成客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共创建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9个,发展乡村旅游村寨200余个,实现直接就业8万余人,带动社会就业32万余人;建成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桐梓县娄山关镇杉坪村、凤冈县田坝“茶海之心”、余庆县红渡村、绥阳县溪源村“五朵金花”等标志性乡村旅游区20余个,2016年乡村接待游客14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13亿余元。

推进产业特色化改革,打造致富田园。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坚持市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把农业做成富民产业。一是特产与品牌共建。突出山地特色调整农业结构,聚焦生态畜牧、茶、蔬菜、干鲜果、中药材主导产业,统筹抓好烤烟、酒用高粱、竹、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集中打造一批绿色、无公害、有机和地理标识产品,建成茶、蔬菜、辣椒、中药材和竹等特色产业1800万亩,涌现出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赤水金钗石斛、黔北麻羊、赤水乌骨鸡等一批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二是大户与农户同行。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三变”改革盘活资源,引导农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带动型农业产业。目前该市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组织6170余个,成员数达30.8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0万户。三是线上与线下融合。线下,开展“黔货出山·遵义先行”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地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积极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2016年以来,组织展销企业510余家、单品2700余个,销售额6500余万元。线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市场,引导农产品企业建立网络销售渠道。2016年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106家,实现网络销售额3.7亿元,其他企业通过“京东·遵义馆”“淘宝·特色中国遵义馆”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4亿元。

推进风貌地域化改革,打造乡愁故园。注重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风情,强化房屋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保持村庄自然风貌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打造让城市人向往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一是村居富特色。借鉴传统建筑格局、历史文化建筑元素,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统一打造“黔北民居”,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蕴涵“富学乐美”元素的农庄和村庄。目前,湄潭、余庆正整县推进以“七元素”为代表的黔北民居建设,其余县市区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二是乡村含韵味。突出山水可依、乡愁可寄,保存乡村风貌、乡土味道,发动农民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修缮老式木屋、石板路,保存土院墙、稻草垛。精准打造每块田土,实施田土精作、稻菜结合、山坡绿化、苗林一体。继承好原有的田园风光、民族特色、自然面貌、风土人情,保持好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三是文化有传承。精心保护海龙屯土司世界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尹珍文化、沙滩文化、仡佬文化、浙大西迁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反映“汉三贤”“清三儒”及地域历史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湄潭县龙凤村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走上央视舞台,《欢迎您到茶乡来》《亲亲我的赤水河》等近100首地方民歌唱响黔北大地,傩戏、牛王节、吃新节、踩山节、踩月亮、独竹漂、划龙舟、朝天祭祖、高台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打造兴业乐园。坚持政策向农村倾斜、要素向农村流动、管理向农村下移,把农村打造成为亦城亦乡、宜居宜业的兴旺热土。一是基础设施倾向农村。大力实施全面小康“6+1”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公路、农村饮水、农村电网、农村通信等重大工程建设。目前,全市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1000公里、2.6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乡乡有客运站。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56座,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95%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农村通电率、电话覆盖率达100%,农村广播覆盖率、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7.4%、93.4%。二是社会服务聚焦农民。以“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大病保险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校医全覆盖”为抓手,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夯实农村基层服务网底,实现城乡居民均衡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和“平安遵义”创建,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三送一连心”“四直为民”“五在村”活动,进行“文明村镇”“平安村寨”创建和“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和谐家庭户”评比,全面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三是市场机制发力农业。精心编制产业规划、发展项目,通过承办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和茶文化节、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实施重点招商,引进希望集团、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优强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52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56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28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累积总量达10.6亿元,全面消除“空壳村”。

(省委改革办根据实地调研和遵义市委办、遵义市委改革办材料整理)

  • 上一篇:贵州省计划组织选派至少40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
  • 下一篇:贵州省环保厅中央环保督察组 全面落实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