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拥军优属传统的贵阳 “双拥”暖人心驻地似故乡

时间:2017-07-31

  解放军战士在贵阳清淤

  贵阳,一座有着拥军优属传统的城市。

  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八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2016年9月,贵阳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拥军爱军贵阳行动计划》,以“拥军爱军促发展,军民共建促和谐”为主题,着力增强部队官兵和复退军人的荣誉感、存在感和获得感。

  贵阳的真情厚意,深深打动着驻筑部队的官兵,他们视驻地为故乡,在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同时,还全力支援贵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拥政爱民之歌……

  A:

  1.77万人

  享受抚恤补助

  今年59岁的黄智家住云岩区,1979年1月入伍,在自卫还击战中荣立三等功,1983年1月份退伍后,被分配在贵州省筑城化工厂工作至今。

  2016年5月,黄智出现咳血,最终确诊为肺癌,同年7月11日进行了手术治疗。半个多月的时间,黄智花了11万余元治疗费。这笔医疗费对一个下岗工人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28日,云岩区市西社区服务中心政法委书记韩俊组织人员与市、区民政局救助科的工作人员前去看望并了解状况后,当天,民政部门按相关政策落实了黄智的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最终,黄智的住院费用个人承担部分不到8000元。

  黄智只是万千贵阳老兵中的一员,据了解,目前,贵阳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共计17704人。

  拥军优属,不仅要在物质上助退伍军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更要从精神上帮他们树起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54岁的杨智林在自卫还击战中,因救护战友身负重伤,经昆明军区医院专家两个多月的全力救治才挽回生命,成了二级伤残军人,在部队首长和战友的关爱和开导下,他初步树立起身残志不残的信念。

  1984年,杨智林退伍返回贵阳,民政部门给他安置好住房,为他举办婚礼,激发起他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1985年起,杨智林开始自主创业,如今,他的小烟酒店发展成了汽车服务公司,还解决了数十名退伍军人的就业。

  B:

  拥军优属

  贵阳争创“九冠城”

  在贵阳,拥军优属已称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不仅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各行各业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支持部队完成军训、战备执勤、教学科研、国防施工等任务。

  贵阳市粮食局开展的“执行政策好、军粮质量好、购粮环境好、优质服务好”为主要内容的“部队满意军粮供应站”活动,被国家粮食局、财政部、总后勤部联合授予“全国百强军粮供应站”荣誉称号;贵阳市水务集团不仅义务为观山湖区部队解决用水问题,还免费为省军区改建水管和消防管;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拥军,仅郎酒集团就送去价值100余万元的慰问品……

  据悉,自贵阳市开展“拥军爱军贵阳行动计划”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按照“善于创新、精准务实、军地合力”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十个一”目标任务。

  2016年,全市共走访4.2万余名复退军人,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029个;对1.7万多名优抚对象身份进行认证;办理复退军人免费乘坐公交IC卡42760张;将2545名复退军人纳入城乡低保、1178复退军人纳入精准扶贫;组织896名复退军官、2115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贵阳市正在全力争创第八次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九次全省双拥模范城。

  C:

  一条爱民路

  见证军民鱼水情

  贵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真情厚意,深深打动着驻筑部队的官兵,他们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如亲人,在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同时,还全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今年6月23日,受连续暴雨影响,贵阳市白云区自来水厂被洪水淹没停水,整个自来水厂的后半段厂区成为一片汪洋。驻筑武警水电三支队一大队接到命令后,立即派遣60名官兵、5台挖掘机奔赴现场抢险。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救援,白云区自来水厂终于恢复供水,让辖区27万群众的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而在武警水电一大队营区旁,一条村民进出高山村的“爱民路”,更是见证了军民的鱼水之情。

  长期以来,大队将此路列为部队的卫生区域,每周都要安排人打扫冲洗,以保证道路干净,利于村民生活出行。但今年初,因受雨水冲刷,这条路的一半排水沟时常堆积淤泥,一下雨,水就会漫过路面,形成小河,村民及孩子出行既不方便也危险。

  新年刚过,大队党委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清理修缮排水沟。寒风中,官兵们忍着淤泥的刺鼻臭味,拦污水、清淤泥、浇筑水沟底板、疏通排水沟、修筑防护设施,彻底解决了这条路的顽疾。

  除此外,大队官兵还积极参与驻地脱贫攻坚行动,与白云区双拥办一道深入牛场乡调研考察,走访慰问红锦村十余户困难家庭,最终与他们结对帮扶,同时给有一定劳动力的群众送去鸭苗、猪仔等,鼓励他们甩掉贫困的帽子。 本报记者

  相关链接: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2003年3月,贵州省公安边防总队与我们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签订共建协议。

  官兵们十年如一日,坚持资助我们学校20余名特困生,并通过义务军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总队所属7个党支部分别与家庭贫困的残疾儿童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每逢新学期伊始或重要节日,都会给孩子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官兵们先后资助学费20余万元,捐助各类学习、生活用品共计10万余元。

  在官兵们的帮扶支持下,部分家庭困难的失学残疾儿童重新回到了校园,先后有7名获得长期帮扶的残疾学生考入大学。

  官兵们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大力帮助,还通过义务军训帮助残疾儿童培养自信心——已经连续13年为我们学校约2000余人次盲聋哑学生开展义务军训。

  没有教材、没有先例,官兵自己请教手语老师,编创了针对盲生和聋哑生各自缺陷探索创造出一套特殊训练方法和训练手语,使孩子们享受到了正常儿童的军训生活,增强了他们生活、学习的信心。

  为圆满完成每年的特殊军训任务,总队把手语训练法纳入战士新训考核科目,考核通过才有资格参加教官甄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有很多教官脱下军装复员回乡,但是他们把摸索出的手语训练法制作成册留给后来的战友,完成了一代代官兵的坚守和接力。

  官兵们为学生开展义务军训的事迹,还拍摄成了微电影《大爱无言》,展现了贵州边防官兵的爱民奉献的风采。

  今天,建军九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 上一篇:贵州省下半年生产总值 目标:7068亿元以上
  • 下一篇:省委秘书长办公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