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人民日报》以8个版的篇幅,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贵州篇”,呈现贵州5年来取得的成就。
五年波澜壮阔,五年砥砺奋进,多彩贵州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一项项切中肯綮的举措,一组组实打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让贵州各族儿女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昂首阔步:
守好底线走出发展新路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希望。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清风徐徐、相得益彰,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实干苦干加油干,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民日报》8个版的篇幅点赞贵州5年来取得的成就,专题报道了贵州脱贫攻坚举措和取得成绩,这是对贵州脱贫攻坚极大的鞭策和鼓舞。”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李建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署名文章,为贵州进一步抓好脱贫攻坚和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思路,高屋建瓴,深刻到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遵循。扶贫办正以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和秋季攻势行动为契机,统筹处理好“点”与“面”、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临界状态群众、“输血”与“造血”、物质与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等“六个关系”,继续在“精”字上下苦功夫,在“准”字上寻求定位,在“扶”字上有新突破,在“深”字上见真成效,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苦干实干加油干,确保如期完成今年1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守住绿水金饭碗,打造青山靓名片,365天,天天都是生态日!”从业20多年的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站高级工程师颜伟感慨,《人民日报》点赞贵州生态建设,长志气、增信心。生态林城、爽爽贵阳,不仅是贵州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成为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道窗口。贵阳还拉开了生态大数据的序幕,林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国家林业局试点示范,利用大数据的手段,搭建了“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未来,全市林业数字化的步子还将迈得更大,在林业红线管控,生物多样性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林业产业等内容将最终实现一“网”打尽。
“《人民日报》的报道图文并茂,生动鲜活,振奋人心。”松桃自治县乌罗镇党委书记黄云风说,乌罗镇地处梵净山东麓,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先明显,将紧紧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魅力乌罗司,神奇潜龙洞,梦幻桃花源”上做文章,在“专”“特”“优”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既守住绿水青山,又收获金山银山。
继往开来:
后发赶超催生志气信心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苦干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十二五”以来,贵州经济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3位、年均增长11.6%,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
“《人民日报》点赞‘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圆上老百姓的吃水梦、致富梦’的播州区黄大发老支书,令人振奋,催人奋进!”遵义市播州区委书记黄国宏说,我们要以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黄大发同志为榜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时的嘱托,不忘初心,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如期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努力交出一份百姓富、生态美的播州答卷。
“我们来贵安新区一年多了,目睹了贵州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今天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点赞贵州‘大数据汇聚全球精英’的报道,激动万分。”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室助理、政企商务部经理国晓说,数据宝致力于成为大数据“钻石矿”的“开采者”,努力成为中国最齐全的国有数据资源接口平台和拥有最强的数据应用场景变现能力的企业,期盼未来有朝一日能够代表贵州大数据走出去。
“《人民日报》点赞贵州腾‘云’而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准民生服务的痛点,构建“大数据民生”平台,治愈民生难题,读来振奋人心。”沙南社区党委书记陈刚说,社区离群众最近,基层与群众最亲,我们正以大数据应用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找准民生痛点,融合辖区资源,推动数字社工良性发展,做好社区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实在,生活更加美好。
矢志奋斗:
撸袖实干才能小康梦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接着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确定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三大目标。全省党员干部干字当头,昂首阔步迈向新跨越!
“报道中流淌着浓浓的为民情怀,开出的是满满的‘幸福清单’。”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说,《攻坚决战群英荟萃》文中提到当代“女愚公”邓迎香,是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红十字会长,是全省红十字人的杰出代表。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今年已经在麻怀村实施,将帮助村民们谋发展、奔小康。今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项目官员到贵州来考察扶贫生计项目,把在中国的5个项目指标中的4个指标留在了贵州。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筹集了2亿元款物用于人道扶贫工作,惠及100万群众。
“《人民日报》点赞贵州说到,‘有形的背篼’作为一道风景渐渐消失,‘无形的背篼’作为一幅图景正徐徐展开——送发展思路、送惠民政策、送种植养殖技术和脱贫项目,这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印江自治县刀坝镇镇长田平谈到,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有斩断懒根,才能拔掉穷根。刀坝镇是全县最偏远、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目前全镇党员干部正在通过围绕中药材、茶叶、花椒、精品水果、生态畜牧业等五大产业,组建“产业发展专班”狠抓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村村有脱贫产业,人人有脱贫门路。
共青团晴隆县委书记檀峰说,贵州五年巨变,民心所向,振奋人心,作为基层的一名团干部倍感责任重大。为了决战脱贫攻坚,我们成立了共青团三宝彝族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组建青年志愿者先锋队,举办“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征集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微心愿,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平台和服务。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为能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而贡献青春力量。
织金县龙场镇党委书记安定表示,五年的艰苦奋斗里有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我们将紧紧咬住党建这个根本,着力提升基层党政班子脱贫攻坚战斗力,以绿色产业增收,以规模产业提速,以产业旅游丰富增收渠道,以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扎扎实实干事,以实干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真心点赞。
马刚 许邵庭 王鲁铨 陈曦 李薛霏
9月7日,《人民日报》用八个版刊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贵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