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爬花杆练习 王弘扬 摄
主播小曾曾与孩子们展示绣品 王弘扬 摄
吹响芦笙舞动身体的少年 王弘扬 摄
从仁怀市区出发,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这是仁怀市唯一的民族乡。虽处高山之巅,贫困的后山乡却拥有设施堪比城里的小学。
“蒙彩”课程,成为当地传承民族文化、挖掘孩子潜能的课程,为孩子的未来拓宽了一条路子。
吹芦笙爬花杆
25日下午,后山乡民族小学里,40多岁的王志文老师正在操场上测试一根花杆的承受力。
爬花杆,是后山乡苗族群众喜爱的一项民族运动。每周,王志文老师都将按照学校的课程表,指导不同年龄的学生,不使用任何保险措施,在不同高度的花杆上,进行各种高难度表演。
这个表演练习,是后山乡民族小学“蒙彩”课程的内容之一。“蒙彩”用苗语书写是“hmongbcaik”。蒙:狭义理解为“苗族”的意思,广义则为“民族”,在汉语中是“启蒙”的意思;彩:苗语是“美丽、漂亮”的意思,在汉语中也有“多彩、出彩、精彩”的意思。
10年前,后山乡首先在中小学都开设了爬花杆、滚牛皮、吹芦笙等民族传承的课程,并采取汉、苗双语教学。“最初的想法,是对本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后山乡民族小学校长潘飞说。
户籍人口1万多人的后山乡,生活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其中,苗族群众占总人口的30%,布依族占10%左右。
8年前,这个课程被引入民族小学,命名为“蒙彩”课程,每周二固定开课两节。在这两节课上,孩子们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学习爬花杆、吹芦笙、跳苗族舞蹈、滚牛皮,还可以学习蜡染、刺绣,甚至小提琴、口琴等课程。
三年级的孩子小童(化名),虽然才九岁多,已能在约2米高的花杆上腾跃自如,还能倒挂在花杆上吹芦笙。“再长大一些,老师就允许我爬5米高的花杆了。”他说。
开启智力扶贫
开设“蒙彩”课程,不只是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挖掘孩子潜能、彰显个性。另外,它还被赋予了另一重任——智力扶贫。
位于大山上的后山乡,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不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还停留在“有饭吃、能穿暖、有酒喝”阶段。在孩子学习方面,有家长认为农村学校,没有好的教学条件,读书作用不大,所以不积极。
张小波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他给一个帮扶对象送去猪崽。过了几天,这个帮扶对象打电话来说,“连续几天下雨,你的猪儿没吃的了。我管不了,你自己来处理”。
当地干部认为,后山乡贫困的关键之一,是部分群众“安于现状”的思想所致。要改变这种思想,就要通过教育,影响下一代来实现。“蒙彩”课程,融合了民族传统,比较容易被群众和孩子接受。
后山乡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只有260多万元,在教育方面舍得花钱。“大钱我们出不起,三万五万十来万,总能挤出来。”张小波说。
记者看到,这里的教学楼、食堂、学生寝室、操场,与城里的小学并无差异。此外,学校还有配备了排练大厅,有青少年文化宫、民族文化陈列室等。
仁怀市政府一位领导说,这一切,是为让山区较偏远的孩子,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将是改变乡村传统思维,开启山区新时代的主力。”他说,从娃娃抓起的智力扶贫,对脱贫攻坚同样重要。
拓宽就业路子
两层楼的青少年宫里,蜡染、刺绣课堂挂满各种绣品。孩子们跟着苗族女老师,一针一线地绣着图案,或用蜡刀小心地在布料上刻染蜡花。
蜡染、刺绣,是苗族女性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的手艺。她们长大后,会用这个手艺制作嫁衣,也会给心上人缝制衣裳、鞋垫。苗族妇女李朝芬,是这两个课程的教师,还兼部分苗语课。她还参与了“绣娘计划”,带着一群妇女根据订单,加工绣品出售。因为一项生活技能,能到学校当老师,这是她以前从未想过的。她说更没想过现在会把绣品用于出售。
乡长张小波说,像李朝芬这样的苗族同胞还有不少。去年开始,乡里实施的“一周一篝”民族表演,以及每年的“六月六”活动,已有很多群众参与,挣取演出报酬,或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等。
多年的“蒙彩”课程,也有收获:后山乡青年的文化程度,已普遍达到初中以上,高中入学率70%以上,上大专、大学的孩子比例逐年增加。今年的高考中,直接从后山民族中学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有33人。此外,一些贫困户也开始想办法供孩子上学,目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大专以上学生有64人,在校高中生98人。
一些未升入高中的学生,也进入仁怀市职业中学,学习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谋生技能。有的职高毕业生,被仁怀市的农庄招收为服务员,为客人表演民族文化节目,月均收入3000多元。还有的酒企,为给客户留下第一印象,也招收苗族男女青年从事接待、产品营销等,收入则更高。
数据显示,后山乡贫困户已由2014年的900多户减少到目前的200多户。
■黄黔华 王弘扬 曾黎
◎直播提示
9月26日14:20,贵阳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ZAKER贵阳将走进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民族小学,运用视频直播,展示当地学校的民族特色课——“蒙彩”课程。
编 辑:徐 倩
统 筹:刘瑾龙
编 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