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贵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三千村寨旅游入佳境

时间:2017-10-05

  “在大山沟里,真没太多出路,只能靠山吃山,多亏政府引导搞乡村旅游,我们才有致富的门路。”今年27岁的贫困户杨国习边招呼游客边说,回老家来搞自行车租赁快2个月了,一个月收入几千元,比在外面“漂”着好。

  恰逢黄金周,杨国习比以往更忙碌。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租车需求,跑前跑后的他尽量做得周到。“我现在有35辆自行车,投入2万多元,全靠政府的特惠贷支持。剩下的钱又拿去修圈养牛,一家人生活应该没问题了。”他说。

  杨国习所在的地方名叫东风湖景区,地处贵州乌蒙山区毕节市黔西县新仁乡。乌江一级支流六冲河与鸭甸河在此交汇,形成独特的高山峡谷风光,造就了绝美的“乌江源百里画廊”。高大陡峭的崖壁,鬼斧神工,形态各异,奔腾的河水清澈开阔,渔船、游船穿梭不断。

  过去,山高谷深虽孕育了雄险奇秀的自然美景,却也成为当地人难以跨越的天堑。杨国习老家所在的化屋村麻窝寨就坐落在这深谷里,村里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当地贫困发生率超过20%,是全省的深度贫困村。

  杨国习一家5口人,虽然父母踏实勤劳,但也只能勉强糊口,两个哥哥不得不10多岁就外出务工,而原本考上本科的他也因家境贫困最终辍学。

  “当时进出村子要么坐船,要么爬悬崖,根本没有路。自家养的鸡或猪想卖也搬不出去。”杨国习说,今年初,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把整个寨子都搬到了景区边上,依托景区,不仅水电路通到了家里,还能分享旅游“红利”。

  新仁乡乡长杨显邦介绍,乡村旅游是整个化屋村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全村238户人家,这些年80%都受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今年剩下的57户贫困户,除了旅游带动外,还有养牛、种蔬菜等产业覆盖,长短结合能确保全部脱贫。

  “搞乡村旅游,既能迅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又能充分利用山区生态优势,是贫困山区脱贫最有利的抓手之一。在提供旅游服务过程中,老百姓打工、摆摊都能参与,带动增收明显。”杨显邦说。

  化屋村的变迁是贵州山区发展乡村旅游助脱贫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去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就助推了29.4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在位于黔南州荔波县的大小七孔景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当地瑶山乡整村搬迁来的高桥村村支书朱明怀说,依托景区,村里人几乎都解决了就业。

  在贵州贫困山区,贫困村向旅游点的“蜕变”是脱贫攻坚阶段找准旅游脱贫路径的实践。不少受访人员认为,通过旅游扶贫,可以既让农民口袋“鼓起来”,又让乡村“美起来”。

  当前,贵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相关规划,到2019年,贵州省将力争旅游扶贫带动全省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骆飞刘智强

编辑:陈鸿博

统筹:刘瑾龙

编审:刘文强

 

  • 上一篇:遵义兰海高速路上 有人拉了一车“死猪”?
  • 下一篇:京城“两节”期间茅台酒不缺货、不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