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村寨门。
贵州日报记者杨唯
古色古香的入村寨门、蜿蜒美丽的田园长堤、漂亮典雅的文化长廊、休闲宽广的健身广场……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要说这些年村里发生的变化,那就得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好多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都不认识回家的路啦。”在龙井村生活了20多年的林静说,以前的村子卫生和设施都很差,牛粪、垃圾随处可见,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很乏味,时常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斗嘴。
龙井村是花溪区布依族聚居较多的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011年4月,根据花溪区总体规划发展定位,龙井村被确定为民俗村落体验区。整村推进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后,花溪区投入资金对村寨主干道、排污沟、人饮管网、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龙井村支两委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养”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寨、和谐村寨的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设立了治安巡逻岗、收集布依文化传承岗、卫生监督岗等,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和村民都参与其中。
“环境变美了,乡风也得跟着美!”这是环境改变后村民的共同心愿。于是,花溪区将“道德讲堂”搬进了村寨和社区,围绕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习俗、新风尚内容,举办吟诗会、讲座及宣传笔会,并以布依文化协会为载体,成立了布依山歌队、舞龙队、腰鼓队等多个民族文化表演队伍,通过举办“布依歌会”“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等活动,充分展示、传承布依族蜡染、刺绣、古歌等文化艺术,培养了一批热爱布依民间文化的布依文化传承人。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把更多的精神食粮送进更多的村寨,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种”进村民心里,花溪区结合“农民文化家园”、“美丽乡村·四在农家”项目,整合宣传、文化、体育、科技和“一事一议”奖补等农村项目资源,建设了集宣传教育、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群众集会为一体的农民文化活动综合场所,搭建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目前,通过全区207个道德讲堂和148个远程教育站点,共举办各类主题讲座120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0余人次。
“从2013年开始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实施了24个项目,改换了太阳能照明,建起了布依街和文化长廊、停车场,路也修好了,村民们依靠青岩古镇的名气,发展酿造业及旅游‘农家乐’。”村干部龙启发告诉记者,龙井村距青岩古镇不过一公里,每逢节假日,古镇的客流便会向附近村寨“辐射”。
“如今,全村已有90%的人家建有米酒作坊,光这一项收入每户每年可以增加4万多元的收入,龙井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啦!”龙启发说,村里马上还要成立农家乐合作社,并申请专利对村民们自制的“龙井米酒”进行统一包装,把产品推向省外市场去。
2017年,龙井村获评国家住建部第四批“美丽宜居”示范点。看着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着改变,生活在龙井村的村民们对各自身边发生的变化也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花溪区还将在龙井村深入开展食之放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六心”行动,围绕讲文明、有道德、守秩序、树新风,在辖区开展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和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全区10%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的目标。
编辑:陈鸿博
统筹:刘瑾龙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