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村民组11户农户,家家断炊……”1985年6月,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刘子富一篇《国内动态清样》,报道了“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贫困和落后为世人震惊。
贵州的西北角,30多年过去,海雀这只先飞“弱鸟”,发展和活力则令人振奋。
到过海雀的人,都试图前往安美珍老人的家,去寻找穿越时空的巨变。
“苗族老大娘安美珍一家4口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炊5天……”刘子富用他的眼和笔,道出了当时的困境。
如今,再也不见“杈杈房”“茅草房”“人畜共居”,安美珍住进了新居。虽是秋天,推门而进,暖气袭来,老人撒娇般告诉记者:“96岁咯!”“最爱吃冰糖,日子甜得很。”“党和政府好得很呐!”
“曾经,脱贫的渴望最急切。”村民们在屋里摆起了龙门阵,谈到脱贫攻坚,用的却是过去式。2016年,海雀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7320元。剩余的27户65人,纳入兜底范围。
话外之意,海雀有了新渴望。
“我带你到村子里转转。”海雀村党委书记詹以香迫不及待。
山坳里有个规模不小的海娃服装厂。中秋前后,事情千头万绪,但是,老板刘绪光的日程表里,有一件事不能耽搁——备战“双十一”。
厂里生产的儿童针织衫是网络销售的“宠儿”,每天得供货千余件。这是电商巨头争抢的广袤市场,亦是当地农民安居乐业的一方乐土。
工作量大,工人也多。总共48个工人,其中18人是周边村子的贫困户。记者问起收入,工人们手中的衣物仿佛有了磁场,“我是计件算钱嘞,下班再说……”一旦工作就被吸引住,他们头也不抬,眼睛挪不动窝,也不想挪窝。
刘绪光只好解答:有人计件、有人计时,收入得看效率。“平均下来每个人能挣2500块。”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离开海雀时,詹以香重复了两遍这段话。
编辑:徐 倩
统筹:刘瑾龙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