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茂村新貌。
金秋时节,走进花茂,映入眼帘的是巍巍的青山、金黄的稻田和整洁的村落。微风拂面,带着阵阵泥土的芬芳,一幅幅如梦似幻的美丽乡村图景见证今昔之变,吟哦乡愁之韵。
送走当天的最后一拨游客,农家乐“红色之家”的主人王治强稍稍歇了口气。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楼前,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子里和村民们座谈的照片。
“这是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总书记那样平易近人、那样和蔼亲切,一回忆起来就让我们感到无限温暖。”农家乐“红色之家”的主人王治强笑脸盈盈地说,我这里的桌椅摆放还跟当年一模一样,总书记就是在这儿跟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的!
院小故事多。两年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搭话,一个个拉着他拍照纪念。来的人多了,院子里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
吃着盬子鸡,农家小腊肉,闻着后院竹子的清香,游客们大呼这就是乡愁。人流络绎不绝,直接带动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从2013年王治强返乡创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到如今全村已有20多家。“花茂村算是赶上了红色旅游的步点,路通了,乡村旅游搞起来了,腰包鼓了,这些年的发展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王治强自豪地说起今昔变化。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组织的引领和扶贫政策支持下,播州区依托境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苟坝会议会址,在相邻的土坝、花茂、苟坝等村整体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引进九丰农业、顺然生态农业等多家企业落户,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
“总书记亲自来花茂看望大家,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党的十九大代表、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说,两年多来,花茂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真正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
在花茂村,村民沈仕勇领办的300多亩基地种出的绿色有机蔬菜供不应求;王文宽领办的鸭丰合作社在200多亩田里实施烟、稻、鱼、鸭循环农业,利润可观;红枫盛源合作社在林下养乌骨鸡、珍珠鸡,种植中药材,让荒坡成了宝地。
村里成立乡愁花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村集体经济。全新打造的“苟坝印象”乡愁民宿,可同时接待三四百人就餐,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甚是火爆。
“村里开办了3家合作社,群众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参与,既得租金又得分红金,还有薪金。”潘克刚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长到2016年的14119元,到今年年底,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苦尽甘来,曾经的穷乡僻壤,现在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
感受乡愁的游客走进来。2016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60万元。
寄托乡愁的山货走出去。“互联网 ”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应运而生。乡亲淘、爱特购、农村淘宝、主题邮局等一批电商平台纷纷入驻,土陶、藤编、黄糕粑、土鸡蛋、土蜂蜜等农特产品走出乡村,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内蒙古、新疆等地,网上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最美红村、全省生态旅游先进单位……村委会办公室墙上那一块块奖牌、一张张奖状,是花茂变迁的最佳见证。
而洋溢在村民脸上的笑容,是花茂发展的最好写照。
“三年前,我和妻子还在上海打工,每个月的收入仅够糊口。”水井组村民母光灿回忆说。随着村里旅游业的发展,母光灿回乡开起了农家乐,越做越红火,他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
“政府把路修到了家门口,庭院整治还有补助,国家对我们农民真是太好了。”45岁的袁庆刚正忙着建新房,两层楼的小洋房已见雏形。两年多来,花茂村统筹推进民居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新建、改建民居500余栋,村民居住环境更美丽。
老党员袁向敏感受这两年变化最大的是生活环境变好了。“河道比以前更干净了,房前屋后更整洁了,道路两旁建起了固定的垃圾池,每天有人定时收运生活垃圾。”前些日子,老袁因腰痛到城区医院住院,病友们听说他来自花茂,羡慕不已,“生活在花茂真幸福”。
“党的富民政策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笑容越来越灿烂。大家十分感激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潘克刚说。
田园风光和红色文化、陶艺文化的交融,乡村旅游和特色高效农业的结合,使农民变商人、工人,吃上“旅游饭”、“产业工人饭”,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发展好了,群众生活幸福了,花茂乡愁之韵愈加浓厚,村民的笑脸更加灿烂。
花茂村新貌。
文/本报记者 成嘉廷 马刚 图/本报记者 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