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焘蒙难处
位于贵阳市二桥转弯塘公路旁的“卢焘蒙难处”保护性修缮改造工程近日完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这处焕然一新的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贵阳城西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
据介绍,“卢焘蒙难处”是为了纪念卢焘烈士而设立。1987年5月17日,“卢焘蒙难处”被贵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其四周杂草丛生,纪念亭木质结构腐朽老化,亭顶瓦片损坏严重,看上去破败不堪。基于此,文物管理部门决定对其实施修缮和改造。
修葺一新的“卢焘蒙难处”,由卢焘亭、文物保护碑和旁边两处文物保护说明栏组成,其中,卢焘亭主色调为红色,亭前挂有一副对联:上联为“英雄不死”,下联为“永志人心”。亭子两侧分别设立“卢焘蒙难处”和“云岩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两块石碑。亭内竖立一块石碑,碑额为已故贵州省副省长、解放后贵阳市第一任市长秦天真书写的阴刻大篆“浩然正气”四字,碑额下方阴刻楷书简要介绍了卢焘生平。亭内上方两侧,悬挂着卢焘母亲遗像和卢焘在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
旁边的两处文物保护说明栏是这次修缮增加的设施,一处介绍了“卢焘蒙难处”的相关情况,另一处介绍了卢焘的生平。
据了解,“卢焘蒙难处”修缮完工后,几天来,很多过往的市民都停下脚步,了解该处的有关情况,缅怀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
市民李大爷等几名“老贵阳”说,卢焘虽然不是贵阳人,但他很早就定居贵阳,而且为贵阳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永远值得贵阳人民纪念。
(记者 曾秦)
◎延伸阅读
卢焘烈士生平
卢焘,号寿慈,1882年生于广西宜北县,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1921年,孙中山任命他为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省长。北伐后退居贵阳,从事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卢焘为人正直,爱国爱民,素为贵州人民尊敬。
1949年11月14日上午,国民党第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派人把卢焘骗至二桥转弯塘杀害。
1986年,民政部追认“为革命工作壮烈牺牲”的卢焘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