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天刚放亮,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养牛村牛哞声此起彼伏。
“昌店,快起来放牛啦!”村民金昌荣老早就起床了,跑到弟弟金昌店家门口大声喊着。
“来啦,马上去牵牛,你等我一下。”
吱呀一声,金昌店打开门,手拿牛绳跑往牛圈方向,赶出20多头“关岭牛”,慢慢往山上走去。
“现在党的政策好啊!”金昌店一边赶牛,一边和记者聊天,“以前我就想养,但一头小牛要万把块钱,根本没得钱投入。现在实行‘五户联保’,我们5户人家抱成一团,各家都拿到了5万元特惠贷,才买起了小牛!”
金昌店是贫困户,以前就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年初,沙营镇探索“五户联保”养牛模式,金昌店和哥哥金昌荣及侄儿一商量,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又找到另外两户关系好的村民组成五户,每户贷了5万元的特惠贷,一起买了20头牛。“大家相互监督,没得哪个敢偷懒和乱养,加上熟人、能人带动,还有合作社的保障措施,我们养起牛来就没顾虑了。”金昌店说。
半年多来,每头牛都长了50多公斤,按市场价格平均每公斤26元计算,每户都增收了1万多元。看着在山坡上打闹的牛群,金昌店笑呵呵地说:“就算养肥了,也不会全卖。这20头牛大多是母牛,明年就可产崽啦,那可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到明年底,脱贫不是问题。”
“晓得这个政策后,我兄弟就和我还有三户熟人商量着一起养牛,最后达成协议一起买、一起养、一起卖,如果说哪家没养好,大家就一起来承担损失,所以我们养起牛来都特别上心。”坐在吃草的牛群边,沙营镇前进村贫困户张顺福和记者聊起来。
张顺福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无法干重活,日子过得很是艰辛。今年6月,在弟弟张勇的带动下,哥俩通过“五户联保”产业扶贫模式,买了9头牛,在家里盖起了牛圈,还种了10多亩的饲草。每个星期,一起养牛的5户都会互相走访,互相监督,看看牛养得怎么样,还交流经验,互相帮助。
现在的沙营镇,“五户联保”已遍地开花,惠及广大贫困户。沙营镇党委书记杨秀云介绍:“五户联保就是以‘惠农脱贫贷’和‘牛起来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各村级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以五户农户为一个养殖小组,共同签订协议,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每户在村集体合作社申请价值5万元以下的‘关岭牛’进行养殖。农户饲养的牛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卖牛后本金归还合作社,增值部分的80%归饲养农户,合作社提成20%用于支付村集体分红及其他费用。”
通过五户联保模式,群众之间抱成团,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通过强户带弱户、非贫困户带贫困户和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风险承担,解决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信心不足、产业扶贫措施不精准等一系列难题。自今年4月沙营镇启动“五户联保”产业扶贫模式以来,从最初的10户已发展到现在的240户,其中贫困户145户。据预估,到年底,可实现“五户联保”农户480户,其中贫困户300余户,人均增收上万元。
今年8月起,“五户联保”产业扶贫模式开始在关岭自治县全面推广,目前已有1370户农户参与,其中贫困农户822户。通过“五户联保”,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