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既有颜值担当又有内涵气质的“大美花溪”晒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青岩古镇景区成为贵阳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荣获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区县级第一名;
名列全省18个城区中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综合指数第一:
……
2017年,花溪区围绕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呈现出经济稳步增长、生态持续向好、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党建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
统筹协调发展 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一年来,花溪区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主体责任制,紧盯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据初步测算,全区2017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1.8亿元,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口径)增加值260.4亿元,同比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4亿元,同比增长12.0%。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全区煤炭企业全部关停或停产,淘汰钢铁落后产能30万吨;通过以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为抓手,加快久安、青黔、燕马三大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成产值37.2亿元;新建和续建重大项目7个,全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16.2亿元。
通过“三年千院”“六好院落”“五型村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农村同步发展,完成城区棚户区改造238户、9个乡镇12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25.4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启动绿色旅游路环线(花溪段)和花冠路(花溪段)等建设项目。
通过实施大生态战略花溪十大行动,加快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8.4%,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城市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100%。
全力扶贫攻坚 打硬仗提高“幸福指数”
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花溪,花溪区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三大行动,全力打赢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教育医疗“三保障”等硬仗,共盘活资金3639.1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5个、发放教育精准扶贫资金2895.99万元。
在医疗健康扶贫方面,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的新农合参合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健康体检率和慢病管理率均达100%。
在产业扶贫方面,培育茶、蔬、果、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茶园4.7万亩,蔬菜种植20.7万亩次,发展葡萄、樱桃等精品水果1.6万亩,食用菌828万棒,着力培育以茶叶和精品水果为主导产业、农旅融合为主要业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在农村“三变”改革中,已启动青岩镇山王庙农夫果园、马铃乡谷中村四季水果采摘园和云中百花园、黔陶乡黔陶村国泰大金中药种植园、麦坪镇康寨村现代田园综合体五个重点农旅一体化项目。去年,完成18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各类项目22个,引导农民土地入股1.7万余亩,资金入股3300余万元,实现农民变股东7700余人,入股农民人均增收1100余元。
推进旅游发展 立体式打造“全景花溪”
山清水秀是花溪的区位优势。近年来,花溪区按照“全景花溪”的理念,突出“大花园、大溪流”特色,构建“全域为园,全城为景”的公园城市形态,以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生态旅游、山地旅游为方向,对青岩古镇、天河潭、花溪公园等核心景区及区域内的乡村形象进行提升改造;全要素全景式打造“溪南十锦”、板桥艺术村、青岩80年代主题创意文化园、夜郎谷等休闲度假区;以花溪河为轴带,沿十里河滩——孔学堂——花溪公园——黄金大道一线,打造生态湿地休闲带;启动青岩国际特色旅游小镇、高坡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恒大童世界、天河潭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城市湿地五个世界级旅游产品建设。
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方面,启动花溪旅游数据中心、绿道慢行系统和贵州省游客集散服务中心(青岩)、A级景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厕所革命”,涉旅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
花溪区紧扣以文“化”区这一主线,不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成功举办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花溪首届富美乡村旅游节、布依族“六月六”、苗族“四月八”等活动,推出《新香》《走访路上》等文艺作品,向全世界讲述花溪故事,传播花溪好声音。
通讯员 文林 记者 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