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康师傅饮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记者 郭然 摄
李景平(右一)给村民讲解种植技术。 记者 李春明摄
汪显平正在开观光车。 (资料图片)
十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过去十年,对贵阳的发展来说,却是按下“快进键”、坚持“快转高”的黄金十年。
回顾2008年至2017年,作为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贵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从2008年投入1.5亿元新建1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到2010年市场供应能力能满足每个市民每天一只鸡蛋、一杯牛奶,再到“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3个,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超过33%;
从2008年“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到2014年成功举办全省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再到2017年青岩古镇景区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从2009年中信银行贵阳分行开业,有了第一家入驻贵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到2014年首批列入全国移动金融5个试点城市之一,再到2015年获批全国移动金融试点城市、2016获批全国科技金融试点城市;
从2010年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到2011年“中国夏季会展名城”品牌效应初显,再到2016年展会活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50亿元;
从2014年首次将“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写进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到2015年获批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再到2016年跻身全国首批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五星级城市……
十年转型升级征程,贵阳步履铿锵,实现产业结构大调整、综合实力大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1.1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已实现生产总值2498.63亿元;2010年,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16年,这一比重达到57.1%
新征程中,贵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故 事
铝厂老职工 辞职当“果农”
这几天,白云区牛场乡绿丰开心农场果园的负责人李建终于得了闲。在这之前,李建好几个月没能好好休息了:去年9月份李子成熟需要采摘,10月份忙着上肥料,11月开始冬季修剪,12月底进行果园消毒……
“今年正是丰产期,我们150多亩果树林应该能有好收成。”成天泡在果园里,李建已成了种植“专家”,他说,以前想都没想到,自己会种上果树。
今年47岁的李建,读书时学的是工程测量,1991年毕业后来到白云区,进入贵州铝厂项目部工作。
作为曾经的传统重工业区,白云区因铝而建、缘铝而兴,“一铝独大”的局面持续了多年。“当时身为铝厂职工,我们是很自豪的。”李建回忆说。
好景大约持续到2008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时代趋势,市场疲软、效益下滑,过去产业单一的白云区意识到形势严峻,开始主动寻求转变,从铝精深加工、食品医药、休闲农业、装备制造、旅游业等方面着力布局规划,从三次产业全方位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农业发展为例,2010年,以贵州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园落户牛场乡蓬莱村建设为契机,白云区开始打造蓬莱仙界景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传统农业变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刀阔斧,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渐现雏形。2014年,白云区以举办贵阳首届农业嘉年华为契机,在都拉乡至牛场乡沿线7公里实施都市现代农业整体提升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向经济效益更高的观光休闲等现代农业转变。
经过不断完善,蓬莱仙界不仅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还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当起了导游、开起了农家乐……白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一直谋求出路的李建有了新思路。年届不惑的他辞职学起了经果林种植。多次考察后,2015年,李建在离蓬莱仙界不远的阿所村流转了153亩土地,建起了绿丰开心农场果园,带动村民种植甜柿、翠玉梨、脆红李等经济价值高的果树6000余株。
绿丰开心农场果园每年用工大约1200余人次,仅就业方面就能给村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去年8月,果园头年结果,脆红李刚挂果,游客来采摘一个多星期就销售完了,观光采摘农业大有前景。”李建说,正是因为白云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展日趋多元化,他才有了中年从工厂辞职建果园的底气。
李建创业的故事只是白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新体系逐步构建——
工业经济方面,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工业“退城进园”,新工业多点开花。2017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3亿元,同比增长10%。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完成108.2亿元,占GDP比重达56.4%。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亿元,工业经济从“一铝独大”转变为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大教育、大文化、大旅游、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六大两高”产业体系。
农业方面,全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2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积累达100万元,非粮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98%。蓬莱仙界现代高效示范农业园区承办各类活动,吸引投资12.28亿元。
新型服务业方面,白云区旅游业“从零起步”,以连年30%以上的增速增长,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69亿元,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140万人次;社会消费快速增长;物流发展趋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功引进唯品会贵州总部等知名企业,全区56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实现电商网络全覆盖,去年还获“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称号。
■声 音
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平:小小茶叶带来大出路
如今,走进开阳县龙岗镇坝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茶海。当地村民也因茶致富,盖起了新房子,不少人还买了小汽车。对于这样的变化,村民们都说:“这少不了李景平的功劳。”
多年前,时任坝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景平在网上看到了遵义湄潭发展茶叶让群众致富的信息。就是这样一条信息,让他萌发了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的想法。
“祖祖辈辈种苞谷,这改种茶叶能吃饱饭?”村民们心存疑虑。
“种苞谷、打零工,一年下来,最多也就万把块钱。但是如果流转土地种茶,每年不但有流转费,还能在茶园打工,一年几万块钱不成问题。”李景平挨家挨户上门给大家算账。
2007年10月,李景平创建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走上了“种茶路”。看到村民们有尝试的想法,李景平趁热打铁,带着公司员工给村民送茶苗,教村民种植技术,并承诺不低于市场价收购村民的茶青。
几年过去,李景平打造的南贡河富硒茶已成为贵州省名牌产品,畅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南贡河富硒茶业公司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年加工干茶超百万斤。目前,公司已经投入八千多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修建酒店、停车场、接待中心等,着力茶旅一体化发展,2017年接待人次过万。
当地群众也成为受益者。以坝子村落坝田村民组为例,以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一千元。从2010年开始,在茶企的带动下,78户村民大部分种上了茶,几年间已有50多户新建或改造了房屋,20多户买上了小汽车,组里还建起合作社,修了广场和茶青交易市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小小茶叶能带来大出路。”李景平满怀信心地说。
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村民汪显平:农田变“花海” 农民变“股东”
春节临近,乌当区羊昌镇花画小镇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花购花,十分热闹。三年来,花画小镇从一片庄稼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的海洋。
“总感觉开公司是个大事,在家乡务农卖猪二三十年,从没想过家乡旅游会这么火,自己会当‘股东’。”今年54岁的羊昌镇羊昌村村民汪显平说,乡村旅游给大家带来了大变化。
近年来,羊昌镇依托示范小城镇建设、贵阳国家级科技农业园区建设和贵阳市第二届农业嘉年华活动的举办,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和鼓励农民投入资金、利用土地入股发展花卉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使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2015年,花画小镇项目落地羊昌,项目流转土地,建设集观光、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旅游地。为带动农民致富,景区观光车承包权也向当地村民开放。“消息一放出来,几十个村民都抢着要承包,最后只有‘抓阄’。”汪显平说,他运气好,抓中了“阄”,也抓中了机遇。
景区一共20辆观光车,由专门的公司运营,汪显平以承包的两辆观光车入股。“花画小镇开园后,观光车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车票15元一张,试营运两个月,20辆观光车就创造了60多万元的产值,除去成本和人力开支,人均最少的也净赚了1万多元。”汪显平说。
尝到甜头后,汪显平对自己的“股东”身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花海’经济的蛋糕要做大,一定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汪显平说,他和其他村民已经形成默契,自觉维护景区卫生和秩序,看到有人乱扔果皮、攀折花木,都会上前制止。“只有景区搞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荷包才会越来越鼓。”
■足 迹
▲2008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增长7.2%;二产增加值381亿元,增长12.1%;三产增加值382.9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为5.8:47.0:47.2。
▲2009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50.07亿元,同比增长8.1%;二产增加值402.24亿元,增长12.6%;三产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为5.5:44.6:49.9。
▲2010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57.10亿元,同比增长8.0%;二产增加值456.95亿元,增长15.1%;三产增加值607.76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为5.1:40.7:54.2。
▲2011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62.55亿元,同比增长2.8%;二产增加值586.84亿元,增长21.3%;三产增加值733.68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为4.6:42.4:53.0。
▲2012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72.28亿元,同比增长8.5%;二产增加值717.32亿元,增长18.8%;三产增加值910.70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2013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81.52亿元,同比增长6.3%;二产增加值848.64亿元,增长18.6%;三产增加值1155.26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为3.9:40.7:55.4。
▲2014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08.02亿元,同比增长6.6%;二产增加值976.59亿元,增长13.9%;三产增加值1412.66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为4.3:39.1:56.6。
▲2015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29.89亿元,同比增长6.4%;二产增加值1108.52亿元,增长14.6%;三产增加值1652.75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4.5:38.3:57.2。
▲2016年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37.14亿元,同比增长5.9%;二产增加值1218.79亿元,增长12.1%;三产增加值1801.77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为4.3:38.6:57.1。
▲2017年前三季度
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15.16亿元,同比增长6.2%;二产增加值1021.87亿元,增长9.9%;三产增加值1361.60亿元,增长12.5%。
李必兴 记者 梁婧 李春明 游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