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哨新农村。 阳红 摄
小黄姜种植获得丰收、乡愁水厂正式投入运营、“苗乡乐”老油坊盈利增收……刚刚过去的一年,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小坡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干群的同心协力,得益于‘先锋连千家,三情促扶贫’工作举措的落实。”王庄乡党委书记刘宁如是说。
据了解,“先锋连千家,三情促扶贫”是2017年王庄乡党委书记承诺拟办党建实事之一。内容是:通过党员与低收入群众实事结对帮扶,拟定发展计划、制定帮扶措施、落实扶贫项目,采取农民合作社吸收低收入户务工、村企联建解决就业、农村“三变”改革农户分红等方式,从根本上拔穷根、促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目前王庄乡已有近500户摘除了“低收入户”的帽子。
一诺千金,践诺有行。这是清镇市对党建述职承诺拟办实事的总体要求,言出必行,落点是见行动、见成效。近日公示的清镇市2016年度党建述职承诺实事办理情况显示: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党组织阵地提型升级等实事40件,全部完成。
■选准路子齐迈步 抱团聚力战贫困
“全镇24个村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万元。”这是卫城镇党委书记陈常林承诺拟办的实事。
“做出这个承诺时,衡量当时卫城镇的发展状况,显然有些过于大胆。”陈常林说,卫城镇东部可以依托“寻味贵州”和农业嘉年华项目带动,但西部没产业支撑,交通又不便利,要想实现诺言,绝非易事。
为了拟定可行的发展思路,陈常林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最终制定了“一镇区三片区”抱团发展思路,即:镇区、青龙片区、银燕片区、蔡水片区。每个片区成立联村党组织,整合优势资源,落实市委提出的“党建三变”改革思路,边摸索边实践。
自片区联村党委成立起,卫城镇将党委中心组学习机制逐步下沉到片区联村党委,采取领读式、交流式、党课式等方式,让党员群众参与学习提高认识,统一发展共识。青龙片区因气候、土壤、地形相似,决定以凤山村为龙头,发展符合片区实际的猕猴桃、酥李、林下经济等产业;银燕片区借助特别困难村银桥村集团帮扶的优势,制定以村带片发展规划,以短期的林下鸡、泥鳅养殖,培育长期的休闲垂钓、健康饮食、冷水鱼养殖产业;蔡水片区依托水资源优势,着重发展田园观光、现代农庄、油料作物、精品水果等产业。
目前,全镇已发展优质蔬菜基地1400亩、精品水果园4250亩、特色养殖2万余羽。卫城镇联村党委的充分抱团,“凤山经验”的推广,“寻味贵州”、农业嘉年华项目的带动,让陈常林当初的承诺变成现实。
■发展保护两不误 美丽乡村次第新
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清镇市各级党组织用实际行动,诠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要求。
“叮~叮~”,夜晚11点半,备忘录提示音“如约”响起,打开手机一看,是第二天沿线卫生清理及保洁任务的提醒。
这是红枫湖镇副主任科员陈兰自分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后的“常规动作”。
巾帼不让须眉。自红枫湖镇党委书记蒋平作出“因村探索保湖富民发展路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承诺后,镇党委启动环境保护“利剑”百日攻坚。陈兰在2017年3月中旬便利用一周时间,带领镇城管办走访普查全镇存量垃圾“黑点”,在北控水务公司进驻红枫湖镇以后,每天带领环保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参与垃圾“黑点”、死角清理工作的巡查、清理。每天上班时间平均12小时的她,甚至无暇顾及生病在家的孩子。
履诺的实招,除了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红枫湖镇党委还大力推进乡村农旅一体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大冲村打造了集创意农业、幼儿教育及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农旅体验基地,日均接待游客200人,每年可带来100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优美的环境、可观的经济收入,让这个湖畔小村成了乐土,村民们也自愿守护这片乐土。
蒙德里安艺术村寨——右二村,以“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思路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成效显著,每年夏天到右二村避暑的游人如织,动作稍微慢些还订不了民宿。
■提振形象强引领 凝聚群众赢口碑
“党的政策好,让我的家乡焕发了生机,我相信今后家乡还会变得更美。”犁倭镇下寨村村民曹永琪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喜悦地说。
下寨村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村民能歌善舞。2017年以前,由于缺乏文化活动场所,村民开展文娱活动都得跑到临近的石牛村去,为此村民对村“两委”颇有怨言。
为了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犁倭镇党委书记廖斌在2016年度党建述职承诺拟办实事中,承诺将完成下寨、小屯等7个村的阵地提升改造工作。
阵地提升改造实施后,下寨村铺上了彩色柏油路、民居绘上了3D彩绘、庭院种上了鲜花、村级综合楼也换了新妆、规范了功能室设置……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村民们自发编排舞蹈,筹办起本村第一个布依山歌节,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下寨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仅仅是清镇市抓实党建述职承诺办实事的一个缩影。2017年,清镇市整合资源、资金实施村级阵地形象提质工程。同时,大力实施“党建三变”改革,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能动性,大力组建合作社推动“三变”改革,成功打造了鸭池河酥李、油菜村水果玉米、鸭甸河“两果一花”和王院村肉牛等促“双富”的产业,推动了43个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吴胜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