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巡山记一 | 记者深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道旁边发现罕见的独蒜兰群落

时间:2018-05-15

  贵州地处长江经济带,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守住青山绿水,保护好一江碧水,贵州重任在肩。

  位于赤水河流域的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超过了 500 平方公里,孕育出的众多小溪、河流,汇入赤水河、习水河,为滚滚长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给。

  这个贵州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些什么?保护得怎样?如何保护?周边群众又该如何发展?……

  近日,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保护区,与保护区干部一起巡山寻找答案,并将以全媒体的形式,陆续刊发 " 习保区巡山记 " 系列报道。

  5 月 7 日,巡山的第一天,我们从习水县城出发,目的地是三岔河峡谷。这个峡谷,有着不少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补给地。

  深山峡谷,藏有早期工业雏形

  三岔河,因山沟中的几条河流而得名。刚入夏季,这片区域真正的雨季还未到来,但森林的腐殖层中滞留的雨水,如丝、如线般缓缓渗出,顺着赤红的丹霞石,在红色的河床上流过。

  小溪汇聚成河,流向下游的习水河,成为长江二级支流,一路北去。

  两岸,青山苍翠,鸟鸣啾啾。蓝天白云下,耸立于崖壁上的福建柏,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成片生长,有上千株之多。

  三岔河峡谷中,悬于崖壁上的,还有一处贵州最大的造像石窟。石窟中主要的石像,是贵州最早的实业家袁锦道夫妇。

  袁锦道,一位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三岔河人。他在九岔十八沟中,开设了锅厂、锄把厂、银厂等十多家作坊,并用挣来的钱,修了通往赤水河码头、江津等地的道路。一些地方文化人士认为,袁锦道在三岔河的产业集群,是贵州早期工业发展的雏形。

  悬崖上的石窟,被称为袁锦道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位生活在三岔河沟口的村民,受雇于习水县文物管理部门,已在此看护了 10 多年。每年,都会有袁氏后人前来祭拜,还有很多文化专家、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古道旁边,邂逅独蒜兰群落

  沿着几百年前修建的石板路,继续向保护区深处前行。一株开花的虾脊兰闯入视野,引起一阵兴奋——在常有人类活动的缓冲区路旁,能见到漂亮的兰科植物,是一件稀罕事。

  兴奋接踵而至——石壁上、岩腔里,湿漉漉的青苔充满活力。一种依附在青苔层上的小型植物,正在开花——紫红色的花朵,十分抢眼。

  这也是一种兰科植物,叫做独蒜兰。它的植株很小,几乎成片生长,但若不是鲜艳的花朵抢眼,即便走到跟前,也未必能引起注意。

  看似矮小的独蒜兰,功能却多:不仅能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还能清热解毒、消肿去痛、止咳。行走于大山里的人们,还懂得用它来对付蛇咬伤。

  三岔河的独蒜兰,近年来数量略有增加,在峡谷中很多湿润的崖壁上,都有成片分布。有的不过四、五平方米的石壁上,大大小小的独蒜兰有上百株之多。数年前,它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处。

  在 500 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独蒜兰与众多国家级保护植物相比,算不上十分珍贵的物种,但它的数量增多和生存环境的改进,着实令人高兴。

  " 这说明,通过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已得到有效保护,植物种群进一步扩大。"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穆君说,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虾脊兰还是独蒜兰,多生长在旅游步道边。

  守住青山,酿造绿色甜蜜生活

  在经历清代中期袁锦道创造的工业帝国后,三岔河冷寂了数百年,人迹罕至。

  现在,保护区管理局经上级批准,将三岔河的一部分列为旅游区,开展森林游、科普游。原先住在沟谷的村民退出耕种后,已搬到沟外的三岔河村上集中居住。但他们的经济来源,很多来自沟内——有几十个村民被旅游公司聘为观光车驾驶员、景区售票员、保洁员等。

  另一部分村民,依托三岔河峡谷中的野花资源,发展岩蜂养殖,收入不菲。守护袁锦道祠的徐先生,是这些养蜂人的典型之一,他一家 8 个劳动力,养蜂 1000 多群,一年的产值有上百万元之多,还几次登上央视的专题片。

  而这一产业,是生活在保护区周边的群众眼下挣钱最快的绿色经济。

  据称,保护区内的蜂群超过万群,产值在 3000 万元以上。很多外地企业也慕名前来,大宗收购蜂蜜,或入股村民养蜂事业,把习水蜂蜜卖到四面八方,共同酿造出绿色甜蜜的生活。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黔华 王弘扬

  

  • 上一篇:巡山记之二 | 密林孕育不干木槐溪 绝壁断崖成就三百米飞瀑
  • 下一篇:【美丽中国长江行】爽爽贵阳 筑起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