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 资料图
贵阳网讯 草海是贵州省湿地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的重要的湿地,草海的污染和治理备受关注。昨日,“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向全球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威宁草海治理措施与成效。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今年发布的《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阶段性成效评估报告》,污染源头已经被有效控制,水质向好的趋势发展。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含量基本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
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综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从14.68%提高到28.45%,接近2030年《规划》目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83.29%,年泥沙减少64%以上。
此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鸟类数据增多。保护区鸟类种类由228种增至246种,越冬期黑颈鹤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5%左右,鸟类总数达10万只以上。
草海综合治理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总结起来体现在“五湖”措施。
首先退耕还湖,夯实基础。实施了4000公顷退耕还湿征地工程,包括解除恢复草海时淹没的2000公顷农民承包土地关系,恢复湿地800公顷,建设栖息地、觅食地1200公顷。
同时退城还湖,升级城建。废止了原与保护区面积重叠的县城总体规划,收回土地全部用于植被恢复。把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依靠退村还湖,助力扶贫。对草海周边14个村6151户实施搬迁,从源头上减轻环境压力。同时,通过修建安置房,划定安置地,助力生态移民地区困难群众脱贫。
然后治污净湖,分区施策。对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经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进一步净化达标后进入草海;对人口分散的村寨,建立分片集中式、入户式污水收集系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了19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对入湖河流,逐步在入湖口前端修建人工湿地,增强泥沙和污染物拦截消纳功能。
最后是造林涵湖,固土保水。实施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水源涵养林,石漠化治理等。新增林地面积2900公顷,提升治理区森林覆盖率。
此外,草海保护区在黑颈鹤等鸟类的栖息地、觅食地保护、大数据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 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