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贵州:招商引资走新路 乡村振兴迈阔步

时间:2018-09-08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招商引资是基础。

  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今年上半年,我省997个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投产,解决了16990户贫困户共22318人的就业,全省65个贫困县引进项目2121个,合同投资额463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

  通过引进山东通达现代农业集团、湖北裕国菇业、广东粤望集团等242家农业优强企业,投资311个农业类项目,合同投资额43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找准方向 生态资源成山地农业招商引资香饽饽

  8月27日,贵州省黔南州刺梨专题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广州等地知名企业和客商与黔南州12个县(市)政府,签约刺梨为主的林业投资项目16个,签约资金达到29亿元。这已是贵州黔南州第二次在广州召开刺梨专题招商推介会,2017年4月20日,黔南州刺梨产业首次走进广州,并签下了33亿元的大单。

  “一个罐罐,装些饭饭,不吃饭饭,要吃罐罐”。被誉为“维C之王”的贵州刺梨五月开花,六七八月成长,九月成熟,眼下正是刺梨成熟的季节,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3000多亩刺梨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享受丰收的喜悦。近年来,黔南州紧紧围绕打造“黔南刺梨”品牌和建设“中国刺梨之州”的战略目标,高位推动刺梨产业健康发展,目前,黔南州刺梨种植面积达75.8万亩,投产面积20余万亩,鲜果产量5万多吨,初步建成刺梨产业园区2个,综合产值超过25亿元,受益农户8.05万户29.64万人,户均刺梨年收入达3500元。受益农户中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94万户7.06万人,产业扶贫成果显著。

  贵州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是本色。刺梨产业是具有贵州山地特色和优势的林业产业之一,“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不仅为荒山添绿,也助力百姓脱贫致富,产业扶贫也因此走上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省刺梨基地总规模面积已达到207万亩,已挂果面积61万亩。全省有14个刺梨重点县,刺梨加工企业达到34家,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79万吨,全省刺梨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综合产值近100亿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的有机组合,为贵州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提供了天然理想场所,良好的生态资源成为了贵州后发赶超最大的后发优势,也成为贵州农业产业招商的香饽饽。目前贵州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和薏仁米种植规模居全国首位,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荞麦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三位。今年8月9日,2018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在贵阳举行,共达成合作项目23个、签约项目投资金额55.3亿元。

  精准施策 “三优+”作战图描绘产业招商兴黔新路径

  金属色的高质感产品包装、独特透明的三角茶包、选用欧洲进口滤纸的双囊茶包……立顿遵义茶袋泡茶系列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精制的袋泡茶背后,是联合利华在贵州遵义实施可持续茶园产业扶贫项目的结晶。今年七月,联合利华旗下立顿品牌面向集团消费者推出的全新遵义茶系列正式上市,这是立顿全球首款100%优选自遵义茶产区的袋泡茶。

  数据显示,2018年,遵义地区已完成超过1.6万亩可持续茶园的雨林联盟认证,为贵州茶的国际化拿到了“开门钥匙”。到2020年,联合利华力求实现10万亩茶园认证,帮助5万茶农提升产品品质,实现稳定增收。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高山绿茶、生态绿茶和有机绿茶的重要产地,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各地区陆续建成各种茶产业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茶旅综合项目和农业项目,积极推进茶产业链的有效形成,促进茶产业的长效发展。

  2017年,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715.30万亩,增加55.57万亩,比上年增长8.4%;茶叶产量17.65万吨,比上年增产24.9%,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一,但贵州省茶叶产业链以茶叶初加工和销售为主,深加工比重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

  为在产业大招商中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今年6月,贵州省投促局编制了我省重点产业招商分析及“三优(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选对象)+产业链”作战地图,研究分析了全国、全省及相关地区产业现状及趋势,主要地区产业招商方向,产业链招商优强目标企业,我省优势资源及优惠政策等,描绘万企亿资入黔精准路径,实现招商引资从“盲人摸象”“普遍撒网”到“沿链招商”引进先进生产力的华丽转身。

  创新机制 政策汇聚促优势产业裂变式增长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冷凉气候非常适宜各类食用菌的生长,拥有食用真菌资源268种,药用真菌156种,野生食用菌种类占全国的80%以上,是全国食用菌优势产区之一。

  作为中国工厂化食用菌行业的领头羊,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投资创立子公司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申报贵州扶贫产业子基金6.3亿元,计划从2015年起到2019年,拟在威宁投资25亿元建设日产1000吨(年产35万吨)的食用菌现代产业园,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直接解决就业6万余人,并带动4万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相关配套上下游产业,如食用菌旅游、物流运输、包装印刷、五金建材等。

  2017年初,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正式启动,计划投资1200亿元。截至2017年12月,全省累计通过投资评审项目882个,计划投资685.24亿元,投放资金268.23亿元,已使用资金52.34亿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食用菌、蔬菜、茶叶、中药材、生态家禽等农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推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出台《贵州省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全省各地各级部门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毕节市出台《毕节市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支持政策(试行)》,黔西南州出台《黔西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形成从省到市、县,从宏观到具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了贵州食用菌产业的裂变式发展,2017年,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10.56亿棒、产量56.98万吨,实现产值55.69亿元。

  龙头带动 招商引资“造血式”扶贫促乡村振兴

  时下正值蔬菜采摘的旺季,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大树村贫困户许福秀每天都在九丰农业博览园内的蔬菜种植大棚忙得不亦乐乎。“家门口就可上班,一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吃穿都不用愁啦!”许福秀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她告诉记者,等学好了技术,她想承包一个蔬菜种植大棚自己当老板。

  2015年,万山区引进山东九丰农业集团,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一步步发展成了如今集智能育苗大棚、智能观光大棚、蔬菜种植大棚、花卉科普馆、海洋馆等于一体的农业博览园。现阶段,万山正在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贫困村全面推广“九丰农业+”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由九丰公司免费提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兜底回收,新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1万亩,与6000多贫困人员形成利益联结,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石洞村贫困户杨乔珍既是天农绿壳蛋鸡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一名职工又是该基地的一名股东,除了每个月2400元的工资收入,每年还可获得5000元左右的分红以及2700元的土地租金。

  在长顺县境内,几乎每个乡镇都建有相对集中的绿壳蛋鸡养殖培训基地,每个乡镇每年选派100户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无资金投入的贫困户与天农公司签订代养合同,通过“以养代训”的方式进入培训基地养殖1至2个批次绿壳蛋鸡,不断将贫困户培训成为绿壳蛋鸡养殖能手,然后退出培训基地自行与天农公司进行合作代养,新增贫困户再进入培训基地进行养殖培训,从而培养出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贵州招商引资“造血式”扶贫有效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 上一篇:20家省内文化企业组团参展第九届西部文博会
  • 下一篇:贵州省消协发布纸巾纸比较试验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