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亚今年启动32个棚改项目 构建“一支柱两支撑”发展格局
棚改是什么?一年前,三亚市东岸村村民吕秀妹视其为剥夺祖辈生活根基的利器,曾一度拒绝回答相关问题。如今,东岸棚改项目顺利推进,改变了棚户连片的城中村面貌,更为城市发展腾出宝贵空间。吕秀妹开始认识到,棚改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活境遇的重要机会。
三亚今年启动32个棚改项目,腾空间、建高地、补短板、优布局、促民生,构建“一支柱两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强产业:
腾出空间补齐产业短板
不足一年,2400余栋房屋被拆除。站在东岸棚改片区,三亚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大哲对这片197.1公顷的土地充满期待。
东岸村,曾是三亚最大的城中村之一。由于其位于该市重点门户路段——迎宾路,且与三亚千古情景区相邻,它的风貌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三亚的城市品质及功能格局。
同时,三亚面临着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以夯实基础、做强产业为抓手,科学合理布局功能组团,打造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添砖加瓦,成为该市决策者、治理者的重要考量。
“三亚亟待转型升级,主城区开发建设空间不足成为现实难题。”三亚市委书记严朝君坦言。
挥别东岸村的旧貌,一份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蓝图徐徐铺开:三亚市区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将落户于此,形成“山水资源、自然开敞空间”;更多的城市功能将赋予这个新兴区域,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助推城市发展内涵的延伸。
“三亚棚改将带来一次全面改造。”何大哲透露,格莱美、华侨城等品牌项目向东岸片区抛出“橄榄枝”,棚改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
提品质:
拉伸骨架消除城市顽疾
三亚市天涯区海坡棚改指挥部办公室内,一张密密麻麻的海坡村地图透露出棚改的必要性。地图显示出,近400亩的土地上,建满了参差错乱、规则不一的460余栋房屋,“接吻楼”“握手楼”成为常态景观。
“海坡村位于三亚湾,临近机场,周边高端酒店、楼盘云集,每年吸引着近5万‘候鸟’居住于此。”三亚市天涯区区委书记林海坦言,建房密度大、违建占主体、利益交织深等特点,曾一度给海坡村抛出治理难题。
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却是棚户连片。海坡村反映出的“二元结构”矛盾特质,是三亚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短短30余年,从渔村到新城,从乡民到市民,三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加速快跑,亦带来一系列“通病顽疾”。好项目进不来,旧城区品质低,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三亚可持续发展。
“未来海坡棚改片区将与鲁能等高端地产相结合,弥补三亚湾缺乏商贸中心的遗憾。在西瓜村我们还预留出86亩土地,建设三亚最大的海鲜广场,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带动棚改村民一同参与经营。”林海反复思考着,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品质,为更多居民谋福利。
细翻棚改规划,是一幅幅美好的建设图景:滨海一带的阳光海岸棚改项目、南边海环河口项目,将打造高端海洋旅游服务区,建设成国际邮轮港会客厅;城区北面的三环路串起南丁、抱坡片区,将打造成教育科技产业聚集区,并配套物流等城市基础产业。
做特色:
扩大产业圈层带动群众致富
今年1月,三亚市海棠区连传喜讯,青田亚太金融小镇、青田国际中医药康养旅游小镇开镇。根据规划,在青田片区6.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将建起产、学、研于一体的金融中心,同时打造结合中医药康养、旅游观光的大型中医药康养综合项目。
“金融小镇已与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商学院等机构达成合作,同时还将引进亚太金融研究院、国际货币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今年预计投资额度将达5000万元。”青田亚太金融小镇运营主体清蓝金融集团董事长张焱透露。
建起高端新兴产业组团的青田村,此前却是棚户连片的村落。三亚以棚改为发展契机,通过合理分区规划,在海棠区的林旺、青田等区域,集中设置棚改安置区,保障棚改居民权益,并结合地缘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赋予安置区在文化旅游、金融商贸等方面的特色内涵。
目前,海棠区已有5个特色产业小镇相继“落子”,均是在棚改安置区基础上建设,成为棚改范本。
“‘安置区+特色产业’,将扩大产业圈层,并带动周边群众融入产业、发展致富。”三亚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谷习银说。
西拓、北进、东精、中优、南联,目前,三亚城市功能格局正以棚改之力逐一完善。“要统筹规划布局安置区、产业项目、城市公共服务,采取有效顺畅的融资模式,确保三亚棚改有序推进。”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岩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