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海口突降暴雨导致城区内多路段积水,甚至引发一起学生在积水中触电昏倒的安全事故。
这是海口一场平常的暴雨,也是海口一次平常的积水,暴雨天有积水对生活在海口的市民来说是“不用想也知道”的事情,只是因为有一名学生在积水中触电昏倒才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度。
“海口被淹”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每年雨季,我们都会看到海口市城区积水内涝的报道,网友们也纷纷在朋友圈发表海口“看海”模式开启、“开车就像开船”等自嘲段子,虽然幽默但也透露出了网友们的无奈,作为生活在海口的市民,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海口每年都在进行市政基础配套建设,还是难逃被淹呢?
当“会喝水”的道路遇上榕树
近年来,海口加大对各条市政道路的改造建设,特别是道路排水系统建设,引入海绵道路建设的理念,提出打造“会喝水不怕涝”的道路。
“海口加快海绵道路建设力度,优化升级改造白龙路、海府路、龙昆南路等多条城市道路,打造会喝水的市政道路。即雨天时,路面上的水会沿着路缘石边的过水口,流入蓄水沟下渗储存,避免道路积水。晴天时,蓄水沟里的水可以灌溉绿化植物。”这是海口对海绵道路建设的描述,瞄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建设目标,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此外,海口的海绵道路建设每年都在持续推进,而且已经建造完成多条海绵道路。但每逢暴雨,海口许多路段还是会发生积水,这是什么原因?
道路发生内涝,肯定是水排不及时,那为何建设好的排水管道却不能及时排水呢?“降雨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管网排水不及时而导致路段积水,雨天高潮位,造成河道水位高涨顶托,上游道路排水受阻,河道周边道路和低洼地区都会出现积水。”这是海口市排水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此外,由于早前大部分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不高,排水管网普遍采用一年一遇(既只能满足24小时降雨量小于或等于35.5毫米)标准建设,难以满足大暴雨天气下的排水需要;而且有部分区域在早期开发时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也会造成雨天积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些排水管道被阻,排不出水。4月27日,商报记者来到发生学生触电意外昏倒的积水路段时发现,旁边的绿化树——榕树的根竟然已经延伸到了此路段的地下排水管里,导致这条地下排水管道不畅通。特别是在学生意外昏倒的路灯杆旁边,有一个排水道的口全部被阻,水根本排不下去。
在现场的琼山区市政工人解释称,振发横路的绿化树都是榕树,这些榕树的根已经全部延伸到路边的排水管道里,造成下雨时雨水都排不掉。本来这条道路当年修建时地下管道口径就小,现在又有这些榕树根阻止,积水是难免的。现场一位工人打开另外一个排水井盖,记者看到有大片的榕树根延伸到了地下的排水管里。
据现场的市政工人介绍,振发横路的地下排水管里面有大量的榕树根,之前他们采取机械疏通,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
随后,记者到海口市多条容易积水的路段走访,发现这些路段旁边的绿化树都是榕树,难道这些路段积水也是榕树根阻止所致?希望海口市政管理部门全面排查一下,真正疏通海口的地下排水管道。
路灯杆导线接口在“水”中,才会漏电
据琼山区4月27日官方公布称,振发横路积水倒地学生初步判定为路灯杆因泡水漏电引起的事故。事发后,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市政、供电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及周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初步判定,因突降暴雨,短时积水过大,市政路灯杆导线因积水浸泡漏电。相关部门已经及时进行维修,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月27日上午,商报记者在振发横路该学生倒地的现场看到,尽管水已经退去,现在也不会漏电了,但是路灯杆的导线口外面盖子还是没有安装上,只是临时用一块塑料包住。大约上午10点钟,琼山区市政工人才到场开始重新对路灯下面的导线口进行重新检查和包好,同时安装上盖子。
这是“对类似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记者观察看到,这条路上的路灯杆下面导线接口都是在离地面不到30公分高的灯杆里面,而且这些路灯的导线接口都是没有密封的,如果泡水后路灯开关没有断开,就极其容易发生漏电现象。
明知道这条路段下雨会积水,这些路灯杆的导线接口还这么低,只要路段积水路灯杆的导线口就泡在水中容易引起漏电,这样的安全隐患如何消除?
面对记者的疑问,琼山区市政工人回答称,这些路灯杆都是统一订制,全区的路灯杆的导线口都这么低。
琼山区的路灯杆导线接口都离地面不到30公分高,那其他区的路灯杆呢?随后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几乎海口市区所有路灯杆的导线口都离地面不高,那为何不把路灯杆的导线口调整到离地面再高一些的地方呢?这样就算路段积水也不会泡到导线口导致漏电,这不是更加安全吗?
海口是容易发生积水内涝的城市,如果路边的灯杆导线口不再调整得高一些,远离地下的积水,那谁来保证不会再次发生积水中触电的意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