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老欧坡村,村道整洁,文化氛围浓厚。海南日报记者武威通讯员陈思国摄
从原来人人不愿靠近的“垃圾场”,到如今村里的公共休憩小院。这是日前发生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老欧坡村村民万德存家的变化。
“德存,我们来喽。”最近,万德存家的小庭院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每当茶余饭后,村民都喜欢聚在这里,纳凉、聊天,十分热闹。小庭院由红砖铺成,整洁舒适。
“干净,自己住得舒服,邻居过来坐也舒服。”万德存告诉记者,以前他家可不是这样的。
71岁的万德存是村里的五保户,至今没有成家。过去,他喜欢将废弃的木材、纸盒、瓶瓶罐罐等收集回家卖钱,这使得他生活在垃圾的包围之中。村民经过他家时,总是掩鼻疾走,没人愿意到这位“垃圾王”的家,原本孤独的万德存更加孤独了。
变化,要从陵水开展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说起。
村干部万廷昌回忆说,以前万德存家门前的小庭院里杂草丛生,加上长年堆积的杂物,甚至引来了蛇。邻居、村干部频频登门劝说,可固执的万德存却听不进去,“最后是在多位村民的多次耐心劝说下,他才同意把废品清理了。”万廷昌说。
“能卖的和不能卖的要丢进不同的垃圾箱中。”村民黄庆连耐心地将掌握的垃圾分类法教给万德存。“除了收拾干净自家庭院,门前也要清扫一下。槟榔汁吐进袋子中,脏水千万不能直接倒在地上。”村民陈爱华也当起了万德存的“老师”。
“在发动村民互相影响、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们还以‘绿色星期三’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光坡镇镇委委员董书剑说。
被村民说服的万德存将自家堆积的垃圾清理出来后,又面临了新的困惑:“不能回收的垃圾,要丢去哪?”
“村民把不能回收的垃圾倒进车斗里,我们再把它运到村里固定的垃圾收集点。”保洁员梁月明告诉记者,垃圾送达固定垃圾收集点后,大型环卫车会将所有垃圾装运上车,运往镇上的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
“垃圾王”家的变化,得益于陵水建立了“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保洁机制。在陵水,农村也建立了村级保洁员机制,村庄清扫保洁也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目前,全县镇区配置保洁员987人,村级保洁员1613人。
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中,陵水成立督查组,层层压实责任;在各个乡镇中,各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农户是具体责任人。
看到邻居黄庆连家门口挂着“卫生文明户”牌子,万德存很羡慕。这是该县以创评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鼓励群众发挥主动性的一种方式。“每月都会在各村评出‘卫生文明户’,同时对卫生保洁落实较差的农户实行张榜公布。”陵水县副县长陈春梅说,陵水的村民卫生观念大幅提升,乡镇村容村貌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现在好!现在好!”看着眼前整洁的庭院,曾经的“垃圾王”万德存对整治工作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