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墩插村世外桃源农庄。本报记者张茂摄
内外兼修,海口美丽乡村建设不搞一刀切,而是在个性上下功夫,充分考虑不同乡村的差异,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
11月30日天气回暖,海口永兴镇冯塘村里游客多了起来。游客有的在古塘边上垂钓,有的在橄榄园中品尝鲜榨果汁,有的到白鹭家园看飞禽戏水,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两年多来,冯塘村坚持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焕发新生机。
高位推进科学布局
“村子美了以后,过来玩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更好了。”海口永兴镇美孝村民陈明豪介绍,每到周末,他们一家人总是忙不过来,因为他在羊山大道旁开的农家乐常常爆满。
根据《海口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底,海口将建成7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打造一批省五星级美丽乡村。到2018年底,海口将累计建成10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今年底建成的71个美丽乡村中就包括了美孝村,陈明豪家开的农家乐就在羊山主干道美丽乡村旅游带上。依托旅游产业,将让更多和陈明豪一样的村民脱贫致富。
“建设中要坚持生态优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海口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在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中,着力确保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
因地制宜挖掘差异
11月29日,记者驱车来到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墩插村,刚一下车,便被上百亩的湖水、交错的丛林和掩映在绿树间的木屋所吸引,这是企业进驻建设的“世外桃源”农庄。“之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这里,看见一排排的古老石屋掩映在绿树中,水面开阔,觉得可以根据这些条件进行保护开发,所以就因地制宜把这里打造成‘世外桃源’。”农庄主人张建波介绍。
仁台村是一个红色革命老村,2012年以来,村里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海口美丽乡村建设不搞一刀切,而是在个性上下功夫。”海口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充分考虑不同乡村的差异,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内外兼修充盈活力
近日,走进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美富村民小组,蜿蜒曲折的火山石板路旁是火山岩砌筑的围墙和葱葱茏茏的乔木,村道上除了偶尔飘落的树叶外看不到杂物。
“过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村里的水沟很臭。”美富村村民小组长钟文学介绍,后来村里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站,村民的生活用水都会排入污水处理站,环境大为改善。
2016年海口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和无害化处理率95%的目标。
“除了将乡村的内部条件改善,也要创造外部条件让乡村与市场联系,让村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海口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除了利用省会城市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外,还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产业向深层次发展。
近年来,施茶村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石斛、金银花以及黑豆等产业。
“海口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内外兼修,打造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海口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打造出一批村美民富、具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本报海口12月8日讯)
专访
创业大学生、新坡镇仁里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助理周缘:
保护生态与脱贫不矛盾
“保护生态与农民的脱贫致富并不矛盾。”11月29日上午,在海口新坡镇仁里村委会卜茂村村口的大榕树下,创业大学生村官周缘说。
周缘2014年3月作为企业基地管理员来到斌腾村,2015年5月成为仁里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助理,今年4月开始走上湿地农业的创业道路。
周缘介绍,2016年他发现村内不少古屋有被拆除的危险,于是他不断走访村民,向他们讲解古建筑存在的价值,终于使得一部分古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2016年10月,我首次引乡村游进村,100多位游客到村里来,游客不仅被村中独特的古建筑惊艳到了,还买走了村民的一千多只鸭蛋和几百斤黄皮。”周缘介绍,以后村子里又办了十几次旅游活动。
周缘介绍,现在他和团队正进行水生蔬菜、水生花卉等湿地经济作物的改良育种,希望能帮村民种植湿地经济作物增收。(本报海口12月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