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俯瞰万宁六连岭自然保护区。本报记者袁琛摄
生态文明媒体海南环岛行
一身巡护服,一双劳保鞋,一顶草帽,一个水壶……随身携带的物品收拾好后,45岁的张丽燕准备进山,开始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张丽燕是六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专职护林员,保护站的护林员队伍共有13人,其中像张丽燕一样的女护林员共有6人。
1月17日,记者跟随“生态文明媒体海南环岛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万宁,见到了六连岭上的护林“娘子军”。
“我巡护的是烈士陵园到大贤片区,一般都走路上山,一天多的时候能走10多里路。”张丽燕说,她2006年加入六连岭护林队伍,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树。
六连岭属五指山支脉,林区面积1.8万多亩,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之一,对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上万亩森林中穿梭巡护的护林“娘子军”,除了张丽燕以外,还有许春玲、林业芹、翁扬雪、莫其欣和冯琴等五人,她们巡护的片区不相同,平时各自上山后,隔着莽莽绿林,常常会通过“六连岭保护站”的微信群里分享巡护信息。
其中,许春玲是活跃在微信群里的一张年轻面庞。这位“90后”的姑娘,换身巡护服、带上需要的设备就能往山里钻,走起山路来不输经验丰富的老护林员,被同事戏称是“活跃在微信群里,也活跃在森林中。”
按照规定,许春玲和每一位专职护林员一样,每月的巡山记录至少得有22天,算起来,他们每年有260多天来回奔走在山路上。巡山护林,重点不在于性别和年龄的区分,而在于树有没有看好、工作有没有做好。
“在保护区里,不论是老职工还是年轻的职工都要培训学习。”许春玲说,管理站对护林员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自加入护林队伍以来,许春玲和同事会定期参加市林业局、市公益办举办的各类林业培训班。
毕竟,看树是一回事,管好树是另一回事。
说起日常巡山,护林员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去年有一回,我到山上打点做测量,没想到走岔了,迷了路,走到天黑才下山。”张丽燕说,每位护林员的森林管护责任范围是3000-5000亩,每天上午八九点大家就“分头”上山,随时汇报巡山情况和森林资源管护动态,写巡护日记等。
其实,山上的故事有酸也有甜,让人高兴的事也有不少。
“从2016年7月起,我们保护区管理站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吸纳了周边村庄77名贫困户当护林协管员。”据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李广政说,他希望和周边社区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更希望不断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逐步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的管护能力。
目前,在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保护区建立了GIS基础地理信系统数字化建设平台,利用GIS基础地理信系统建立数字化保护区的建设。采集保护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保护区管理、植被、主要动植物物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及相关历史信息等,并收集公益林、植物和珍稀濒危物种分布等相关信息数据,建立卫星遥感图片和影像及地面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并进行保护区数字化管理。这让张丽燕等护林员感到,利用技术可以让保护工作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