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2年发展,种桑养蚕业已成琼中农民增收主导产业
听第一批种桑养蚕人讲述致富故事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蚕农正在将蚕虫上蔟。本报记者陈元才通讯员朱德权摄
发现琼中之美
头戴草帽,身穿迷彩服,像往常一样,今天清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竹朗村村民陈业开在自家桑地里采摘新鲜桑叶。
“2006年,琼中山区百姓开始试种桑树,作为第一批种桑养蚕人,我见证了琼中种桑养蚕业的发展之路。”陈业开自豪地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早就尝到了致富的甜蜜果实,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了“桑蚕楼”。
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正式实施后,种桑养蚕业在海南生根开花。当时,琼中县委、县政府对种桑养蚕业作出了深入调研分析:琼中农业传统主导产业是水稻,只够农民吃,不赚钱;橡胶、槟榔等产业,收购价格不景气,赚钱慢;要让农民手里仅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寻找农业新兴主导产业。
要发展新产业,就要走出去学习。陈业开回忆道,那时候镇里组织了一批村民到广东湛江考察养蚕产业,那是自己第一次出岛。
“湛江的农民朋友通过养蚕盖起了新房子,有的家庭还购买了小轿车,我当时非常心动。”陈业开说,回到海南,他开始大胆尝试种桑养蚕,如今,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洋楼,还供3个孩子完成学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自己富不算富,我觉得应该带着村民一起致富,才更有成就感。”陈业开说,试水成功后,自己便鼓励乡亲一起参与种桑养蚕业。如今,全村30多户村民全都在发展桑蚕产业,昔日5户贫困户也因此摘掉了“穷帽”。
“种桑树比种水稻赚钱,桑叶、桑葚果、桑枝都是宝。现在家里的水田都改种桑树了,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通过种桑养蚕业,我2015年年底就脱贫了!”竹朗村村民陈传照说。
通过12年发展之路,琼中已把种桑养蚕业确定为农民增收主导产业,明确提出种桑养蚕是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桑蚕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与已经占有市场的国内龙头企业——广东丝纺集团合作,同时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种桑养蚕技术服务网络,组建专家、技术骨干队伍,给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并通过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解决农民种桑养蚕资金难题。
据了解,2017年,琼中全县桑树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用于养蚕的桑园1.54万亩,涉及农户242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8户。全年桑蚕产业收入3959.9万元,出售桑苗490万元,养蚕农户出售蚕茧户均收入1.74万元,带动788户贫困户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