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市召开,在论坛的“院士论稻”环节中,袁隆平、刘旭、谢华安、陈温福、罗锡文、朱有勇、宋宝安、张洪程等院士为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共同建言献策。
“我国杂交水稻每公顷均产接近8吨,超级稻亩产700、800、900、1000公斤目标都已提前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我们选育水稻品种要兼顾高产和优质。”袁隆平说。
陈温福认为,在实现量的基础上,再实现质的飞跃,被市场和群众喜欢是新时代对“好大米”的定义,中国有能力生产出好大米。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水稻资源的创新、品种选育、栽培推广做出巨大贡献,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国水稻育种栽培将继续领先世界。”刘旭同样对中国水稻发展充满信心。
在谢华安看来,“超级稻”应兼具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应性。“让水稻种植少下肥,少施药,风险大大降低,这是育种家的追求,是农民喜欢的品种。”谢华安说,要实现高产高效低风险,最大的难度就是把这四性综合于一起,这需要跨学科跨界合作。基于现阶段中国水稻育种取得的成就,自己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张洪程认为,为了让种植水稻的农民生活得更好,研究并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意义重大,该技术需要强化绿色栽培,强调优质、丰产水稻品种,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和推行大型基地生产模式等。
“长久以来,我们种植水稻的品种越来越少,遗传和品种的单一化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需加强研究,确保遗传的多样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朱有勇说。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更注重大米的营养和水稻生产的安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逐渐用绿色生态的方式替代传统农药,为全程水稻安全生产护航。”宋宝安说。
罗锡文说,生产适应杂交稻每穴一苗的精准插秧机械,使用商业化水稻播苗移栽机械,研制不同育秧基质,培育适应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的水稻直播品种,水稻同步施肥机械等是未来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