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秦皇岛4月10日讯(记者 祖迪 通讯员 王鹏)今日记者获悉,2016年以来,秦皇岛全市法院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狠抓审判质效、推进司法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整体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依法服务保障法治秦皇岛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全市法院在法治秦皇岛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保障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市法院党组于去年1月13日制定出台《为“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并在连续6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基础上,首次向社会发布《民商事审判白皮书》。
依法保障全市生态立市战略,服务旅游业健康发展
秦皇岛市法院根据最高法院和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成立由党组书记、胡华军任组长的全市法院依法服务保障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北戴河新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这3个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成立12个旅游巡回法庭工作站,数量居全省第一,提前1个月完成国家旅游局和市委提出的建设任务。5月24日,国务院旅游市场监管专项督察组实地参观考察山海关区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对其迅速成立并高效运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巡回法庭作为专门处理涉旅游纠纷的专门机构,有助于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为游客创造优质旅游体验,树立山海关良好的旅游形象”。5月份以来,两级法院依托12个巡回法庭工作站,共受理各类旅游纠纷30余起,全部及时办结。
依法服务保障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8月7日,秦皇岛市法院制定实施《关于依法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司法审判、诉讼服务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等方面为我市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意见》的制定出台,落实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关于“把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个问题实打实地解决好,进一步优化秦皇岛的发展环境,推动秦皇岛又好又快发展”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依法服务保障“双违”整治顺利开展
为充分发挥全市法院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主动作为,依法全力保障“双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顺利推进,秦皇岛市法院立足自身职责,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于2016年4月25日在全市法院建立“双违”专项整治行动服务保障机制。明确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加强人民法院与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涉及“双违”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服务“双违”专项整治行动,在其有力指导下,山海关区法院历时20余天于6月25日凌晨3点,将位于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近8000平米的违章建筑依法全部拆除。
依法服务保障“双创”工作顺利推进
为依法保障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顺利开展,市法院立足自身职责,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于10月18日制定出台《依法积极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依法保障全市“双创”工作深入推进。《方案》要求全市法院建立健全服务保障全市“双创”工作机制,通过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切实加大对危害“双创”工作顺利开展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依法高效办理涉及“双创”工作的各类诉讼执行案件,努力服务保障全市创新型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着眼司法能力提升,稳步推进司法改革
进一步完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数字化法庭,实现同步录音录像;整合官方微博和法院官网等资源,支持网民查看诉讼指南、观看庭审视频、查询案件流程和执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司法信息服务。全市法院通过“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公开案件信息33976条,公网直播案件2378件;市中院新浪官方微博吸引粉丝6万人,发布(转发)微博累计1500余条,转发上万次。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23场(次),举办新闻发布会22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大专院校学生和各界群众1000余人(次)走进法院,增强工作透明度。制定司法公开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以阳光司法指数评估倒逼审判质效提升。开发区法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工作经验,走在全省前列,被省院在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培训班上展示推广。
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在省法院有力指导下,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司法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贯彻始终;各种方案草案及时在内网公开,广泛听取意见;民主测评和考试考核结果及时在内网公示,自觉接受监督。在256名首批入额法官中,领导干部只有19人,占7.2%,一线法官237名,占92.8%。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和青龙县法院为试点,探索建立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明确法官办案权力和责任,实现裁判文书由主审法官签发;完善人民法庭审判管理机制,探索审判辅助性事务集中专门处理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积极探索重大案件由“若干名人民陪审员+若干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工作机制。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全市法院以推进“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全市“一乡一庭”优势,积极构建“互联网+诉非衔接”多元纠纷化解新模式,着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的诉前分流导出,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推动形成“党政统领多方推进、司法推动科技助力、部门参与优势互补、诉非衔接多元化解”的良好局面。全市法院加强与行业调解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诉调对接,与市医调委共同构建医患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受理医患纠纷218起,经调解达成协议180起,“零赔付”案件6起,调解协议履行率100%。以专业法庭和专业巡回法庭为平台,特邀人民调解员、律师、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强化立案调解工作,实行诉前建议先行调解制度,通过法庭主持调解、特邀人员协助调解、委托调解等方式,诉前化解纠纷290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