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是中国传承久远的传统。结婚、老人故去、生孩子、孩子中榜、当兵、建房、做寿,这些中国人最看重的仪式,别人请你,你都得随礼。礼金成为加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礼有些变味儿,不断攀升的“份子钱”成为家庭生活中一个不小的负担,“礼金”超越“情意”,让人无可奈何。一旦让陋习泛滥,铜臭熏染,便会败坏社会风气,甚或带来悲剧。
礼金变“财礼”,主要是人们心理上要面子,加之相互攀比的思想,打肿脸充胖子,最后的苦水只能自己来咽。礼金高涨,既败坏社会风气,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所倡导的节俭养德、移风易俗理念不相适应,移风易俗势在必行,不可等闲视之。
2016年11月28日下午,在组织收看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后,河北省召开全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指出,在全面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同时,聚焦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的不良风气,大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可喜的是,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中,河北省各地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一些地方存在的“天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进一步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例如,青龙满族自治县近日出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实施方案(试行)》,从干部做起改变大操大办的婚丧陋习。该实施方案提倡结婚庆典、庆生祝寿、升学留学、参军就业、工作变动、乔迁新居、开业店庆等不向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员发请帖,有自愿祝贺随礼的,礼金标准不超过100元,不参加宴请。(5月2日《河北日报》)
移风易俗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倡树文明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的具体措施,是事关人民群众期待要求的好事、实事,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协作配合,切实提高对移风易俗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例如:为推动移风易俗活动落到实处,青龙要求各乡镇、相关部门、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要在婚丧嫁娶等突出问题上做出成效。县纪检监察机关研究出台符合实际的相关规定,对违反纪律规定的人员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从礼金本身的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一种亲朋好友间沟通情谊、传达祝福的手段,不应该过分功利化,应该量力而行,毕竟真情才是最可贵的。要想摆脱人情往来的烦恼,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文明节俭办婚丧的观念,自觉做到量力而行,不攀比、不浪费。大家都来移风易俗,为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出份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移风易俗没有休止符,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今天,亟需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民风民俗,各地要积极响应,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移风易俗“实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新风良俗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