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708万件/套、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摸清了“家底”。在这份长长的成果清单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等一系列文物管理创新之举尤为引人注目。在文物流失、盗抢、损毁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的今天,摸清可移动文物的“家底”能否让这张国家的“金色名片”进入“保险箱”?(4月10日《河北日报》)
文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宝贵财富,其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历史文物虽然浩如烟海,但也有着“甜蜜的烦恼”。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由于文物数量众多而保护力量不足,一些文物年久失修,绝大多数建筑面临墙体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私自拆除倒卖和盗窃等严重问题,这些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何让这些宝贵遗产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永不褪色,如何在城市建设中有效保护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值得规划者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保护历史文物,摸清我国可移动文物“家底儿”,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据报道,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12.45亿元经费,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这次历时5年的摸底普查是第一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的文物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意义非同寻常。用科技手段为每件文物赋予了永久的“身份证号”,通过一张张“身份证”,将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等关联到一起,从而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可以说,高科技让文物焕发了新生。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的保护是各项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文物保护现状,摸清“家底”、办好“身份证”、建成数据库,这些举措还不等于万无一失。管好用好资源,不能仅仅靠几十年一次的普查,必须建立机制化常态化的制度,实现文物资源统一和动态管理、定期统计和发布、社会共享。保护上亿件“家当”,单靠法律、政府部门和有限人手监管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提高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充分利用大学、社会力量,让广大公众真正关注文物,方能为文物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保护。
文物是国家历史的沉淀,其蕴含的历史价值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我们要把文物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让科技的力量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打造一个“万无一失”的“保险箱”,文物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