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经常成为各类骗子的猎物。他们老来健康变差,生活孤独,于是热衷购买各种“保健品”,时常被各路“神医”忽悠,即使明白真相的子女苦苦相劝,他们仍然执迷不悟,造成多年积蓄被骗光,甚至耽误疾病的正规治疗。(5月16日人民网)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热衷保健品的新闻不绝于耳,有的老年人热衷于参加各种保健品讲座,往家里带上一堆又一堆的保健品,更有甚者,不顾子女及亲友的劝阻,不惜花光积蓄,也要购买保健品。事实证明,这些保健品就是一个又一个“骗局”。实际上,老年人被骗并不只是发生在我国,据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老年人总共被骗了29亿美元。而据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发现:大脑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受损的人容易受骗上当,这个部位负责“相信和怀疑”的功能,而人到了60岁左右,这个部位开始衰退。可见,老年人受骗,并非主观意愿,而是客观使然。对于老年人来讲,他们可能已经无法意识到自己决策失误。面对老年人受骗,切莫一味指责。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年人被骗,也与缺少陪伴有关。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老年阶段,活动能力下降,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而且很多人退休后,长期脱离社会,儿女都有各自的小家庭,陪伴父母的时间极少,此时的老年人,正处于心灵空虚阶段。很多骗子便打着感情牌乘虚而入,甚至有些骗子经常到老年人家里谈心聊天,帮忙做家务,扛米,打整卫生,直接就尽到了子女的义务,让老年人感动得稀里哗啦。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便很可能对这种骗子产生心理依赖,对其增强信任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为子女,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幼时,父母照顾子女可谓尽职尽责,在我们读幼儿园时,他们阅读《育儿报》;在我们踏入小学大门时,他们翻看《发展心理学》;在我们青春期时,他们想方设法,陪伴我们平稳应对青春期的烦恼。然而,当父母老了后,我们有多少人关注过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有多少人去翻看一下《老年报》,去关注一下他们正在关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是的,相较于父母而言,子女的付出永远要划“小于符号”。
抽时间多回家看看,和父母讲讲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接收到最新的社会信息;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避免他们产生无助感;多给他们讲些科学用药的常识,以免骗子乘虚而入。这些才是面对老年人受骗,子女应该有的行为。
面对老年人受骗,切莫一味指责。(田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