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讲座日前在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开讲。第一讲主讲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杨泽华,他在故宫从事古书画修复工作。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杨泽华面对镜头解释用测试仪器扫描《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的工作瞬间,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他近段时间最为得意的修复作品。他淡定地对一张古画的颜料测试分析数据,并清楚地知道古画的颜料产地是哪里……
20世纪80年代初,杨泽华来到故宫,当了三年学徒后,被分进书画修复组。从业30余年,凭借精湛的技艺,他成功修复多幅古代绘画以及大型壁画、通景画作品。
讲座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为主线,讲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团队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书画修复的过程,阐释了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为我们揭开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我和同事在修复《董诰花卉贴落》时,发现它已经破损成上千小块,最小的一块只有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仔细清理每一块碎片,再用绢纸加固,然后拿着碎片一个一个挨着边缘比对,要知道这幅画作可是宽2.8米,高4.6米啊。”杨泽华表示,古书画修复最重要的是耐心,没有耐心是做不了修复工作的,有时候一幅画的修复要历时几个月甚至一年。
杨泽华是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的第三代传人,他给自己这代人的定位是继承与发展的一代,他说:“我们这代人肩上的使命更重了,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修复和把修复技艺传承下去,还要有所发展和创新,要从修复到修复研究一体化,继承传统的同时再现辉煌。”
杨泽华表示,古书画修复方面要有创新和发展,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同时,他也乐于接受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修复过程中,杨泽华和同事们做了很多测试和实验,科学研究的数据在古书画修复中很实用,这体现了现代科技在古书画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