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纵深|巍巍狼牙山 永驻壮士魂

时间:2018-11-09

狼牙山五勇士铜像。

[阅读提示]

在易县狼牙山的峰顶上,屹立着一座洁白的纪念塔——“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941年,日军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华北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艰苦斗争时期。

晋察冀军民积极进行“反扫荡”斗争,马宝玉等五壮士在狼牙山“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面对百倍于己的日寇,英勇战斗,顽强阻击,最终弹尽毁枪,壮烈跳崖。

2014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二营七连二排六班“狼牙山五壮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942年修建的狼牙山三烈士塔。

掩护军民

奉命引敌

1941年8月中旬,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6万多人联合伪军1万多人,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发起空前规模的秋季“大扫荡”,企图短时间内摧毁晋察冀根据地。

9月24日,日伪军3500多人分四路进入易县境内“扫荡”,向狼牙山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时至中午,我军共计打退敌人九次进攻。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包括棋盘陀、莲花峰在内,有5陀36峰。在当时,这里有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县的党政机关人员,各县县大队、区小队和游击支队的一部分人员,以及为躲避日军“扫荡”转移、逃难到此的群众,共计约两万多人,但其中能够实际作战的只有约两百人。

敌众我寡的局面摆在眼前,为保存主力、保护数以万计的群众和地方党政机关人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制定了一套“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他命令部队在狼牙山西南一带的南管头、北管头向敌人猛烈开火,发起佯攻,制造我军已经突围出去的假象,吸引围攻狼牙山的日军兵力。

敌人果然中计,从狼牙山东麓沙岭一带迅速调兵支援西南线,这一调兵使得沙岭一带空出了一个大约20华里的大缺口,我军抓住时机,主力部队于9月24日晚从这一缺口撤出了狼牙山。

到了9月25日凌晨,5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狼牙山发起了正面进攻。此时我军大部分党政机关人员和群众已经突围出去,负责掩护任务的一团二营七连虽伤亡惨重,但利用狼牙山的有利地形,制造出了漫山都是八路军的假象,成功吸引了敌军主力。

天色渐渐发亮,没有了借以掩护的夜幕,撤出不久的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依然没有十足的保障。此时,负责掩护任务的七连主力准备按计划转移撤退,身负重伤的连长刘福山,将最后的掩护任务交给了二排六班。

司令员杨成武回忆起狼牙山战斗时说,被围人员的转移是由当时正在狼牙山上养病的第一团团长邱蔚同志指挥的,“他把担任后卫、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和乡亲们突围的重任交给了七连。根据我的意见,他要七连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

这个班,就是七连的二排六班。

说是一个班,但当时的六班其实已经战斗到只有5个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他们将连队留下的几箱手榴弹分束扎捆,隐藏在棋盘陀最险要的“阎王鼻子”和“小鬼脸儿”两个据点。

为了给撤退的军民争取更多时间,班长马宝玉率领战士们将围攻狼牙山的敌人引向东山口。

东山口两面是山,崖高壁陡,山口内有一条小道。进了东山口,再翻过小横岭,沿着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就能上到狼牙山的主峰棋盘陀。

马宝玉他们为把日军引向东山口,端着枪站在小横岭上向日军射击。日军果然上钩,扑向东山口,敌人先头部队踩响了马宝玉他们事先埋下的地雷,炸死、炸伤十余人。

然而这并没能阻止敌人后续部队向东山口猛扑。马宝玉他们为节省子弹和手榴弹,等敌人靠近东山口二三十米时,才用步枪、手榴弹御敌。顽强阻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击毙日寇约四五十人。

待到天已大亮,马宝玉回头向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方向眺望观察,已经没有动静,方才确定军民已经全部转移。

事实上,马宝玉他们当时转移撤退还来得及。但为牵住敌人,迷惑日军,让其摸不清转移方向,为我军和群众转移赢得更充裕的时间,在敌军百倍于我的情况下,战士们毅然下定了“打”的决心。他们边打边撤,将敌人引向了狼牙山小莲花峰的牛角壶。

1941年10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左二)给宋学义(右二)佩戴奖章。

弹尽毁枪

慷慨赴死

狼牙山小莲花峰的牛角壶,三面都是很陡的山坡,山坡下边是望不见底的陡峭悬崖,崖内荆棘丛生,荒草茂盛。

马宝玉率领战士们到了牛角壶,见日军已被甩在后面,便坐下来检查武器。身为党员的马宝玉边擦枪,边和同为党员的副班长葛振林商量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三名战士入党的问题。

马宝玉见葛振林点头表示同意,便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在本子上写了几句话,之后把三名战士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和葛振林是党员(当时在八路军中党员身份是不公开的),以前对你们帮助教育不够。这次战斗证明,你们三个都具备了入党条件,我和振林愿意当你们的入党介绍人。”

马宝玉把那个小本子装进口袋,又接着说:“如果这次战斗中我牺牲了,同志们或领导会在我身上发现关于介绍你们三位同志入党的介绍信。”听了班长的话,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三位年轻战士很激动,但他们也从中预感到了这场战斗的残酷。

马宝玉他们休整了大约一个小时,敌人便攻上来了。带头的是一队伪军,伪军后面是大队日军,目测大约有四五百人。副班长葛振林对马宝玉说:“班长,鬼子上来了,打不打?”坐着的马宝玉忽地站起来,坚定地说:“打!不打咱来干什么?”

牛角壶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洞,山洞口小肚大。马宝玉他们每打退敌人一次进攻,就钻进岩石洞,躲避日军炮击。副班长葛振林曾回忆说:“那些岩石洞比挖的工事还好。”

在牛角壶,马宝玉率领战士们连续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日军死伤约六七十人。

时过中午,日寇发起了第五次攻击。这次敌人的炮火更加疯狂,炮火引燃荆棘柴草,山地上一片烟火。马宝玉他们见日军攻上来了,纷纷从岩石洞里跳出来,猛然向敌人开火,顽强地进行阻击。烟火熏得他们直流眼泪,葛振林身上的衣服也烧着了。葛振林回忆说:“连扣子也顾不得解,使劲一扯,把那件新发的棉袄脱下扔了……”

战士们边打边往高处撤,已经打红了眼的敌人紧追不舍。太阳偏西的时候,马宝玉他们发现子弹已经打完了,只剩下唯一的一颗手榴弹。

日军从枪声中判断出,马宝玉他们枪弹已尽,迅速向上逼近。正当胡福才拿着手榴弹准备往下扔时,马宝玉飞快地夺了过去,别在了腰上。战士们都明白,这是给他们自己留的。

但越来越多的日军正在逼近,马宝玉最终决定把这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敌人。他抓过手榴弹,往前跑了几步用力抡起胳膊投了出去,“轰”的一声,五六个敌军应声被炸翻到山谷里。

马宝玉扔出手榴弹后,习惯性地扭头对战友们喊了一声“撤”,但在三面悬崖一面绝地的牛角壶,他们已经无路可撤了。

葛振林和战士们见马宝玉一步步向崖边走去,也跟了过去。马宝玉见葛振林靠近跟前,一只手抓住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老葛,我们牺牲了有价值!无论如何不能当俘虏。”马宝玉说完,看了看其他三位战士,咬了咬牙,突然盯住提在手里的那杆三八大盖(枪),自言自语地说:“人牺牲了,枪也不能留给他们(日军)!”

马宝玉说这话时,已有一队日军爬上牛角壶。马宝玉提起那杆枪,“呼”的一声,把枪扔进了悬崖下边的深山谷,随后看了葛振林和战士们一眼,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悬崖。

随后,葛振林把自己的枪使劲往石头上一摔,见没摔烂,随手扔进山谷,也飞身跳下悬崖。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三位战士,也随后手提着枪,高喊着口号,跳下悬崖。

英雄传奇

世代传唱

五壮士跳下悬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时年分别为21岁、24岁、28岁。幸运的是,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侥幸生还,脊背和腰腿负伤,被当地百姓救出。

司令员杨成武在回忆录中,从另一个视角讲述了当年战士们慷慨跳崖的经过:

9月25日下午3时,狼牙山“通天顶”上的观察组曾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了五壮士的具体行动,“敌人正在疯狂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位同志的投弹和射击动作”;

稍后,“通天顶”上的观察组又第一时间将五壮士砸枪跳崖的消息报告给了杨成武;

下午4时左右,狼牙山下的情报站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有老乡传来消息,“有五位八路同志在棋盘陀附近的险峰上英勇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赶快派人去营救。”

至五壮士跳崖时,突围人员已转移到了安全地区。

在狼牙山战斗中,五壮士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掩护任务,成功牵制、迷惑了日军和伪军,使其一时无法辨明狼牙山上八路军的多寡,为向外线转移的根据地部队和群众争取了时间,使日军合围狼牙山的行动无功而返,为第一军分区乃至晋察冀军区的“反扫荡”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1年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为纪念在狼牙山“反扫荡”中英勇牺牲的马宝玉等烈士,指令各部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精神,并规定了四项纪念办法:“在每次战斗中高度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战斗的胜利纪念他们;在战士牺牲地点建碑纪念;决定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烈士作为一团荣誉战士,每逢纪念日点名,应先由荣誉战士点起;对光荣负伤的宋学义、葛振林传令嘉奖各赠奖章一枚。”

1942年3月24日,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在易县北娄山召开庆贺“反扫荡”胜利大会。杨成武代表晋察冀军区党委和司令员聂荣臻,在会上宣读了嘉奖令,分别授予葛振林、宋学义刻有“坚决顽强”字样的银质荣誉奖章。同时,司令员杨成武还代表军分区党委授予葛振林、宋学义各一枚“青年模范”奖章。

1942年9月底,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为纪念马宝玉等三位烈士,在狼牙山顶峰棋盘陀建造一座纪念塔——“狼牙山三烈士塔”,塔身背面为纪念碑文,碑文中详细记叙了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狼牙山三烈士塔”巍然耸立在高高的崖顶,壮士们大无畏的形象深深印在了广大抗日军民的心中,坚定了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日军对这座纪念碑恨之入骨。1943年9月,侵略者再次向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并专门架起大炮,对准“狼牙山三烈士塔”猛轰,将纪念塔击毁。这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又一罪行。

1958年,晋察冀人民为永远纪念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狼牙山棋盘陀重修起一座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七十多年过去了,在狼牙山上,五壮士慷慨赴死的传奇故事,依旧回荡在人们心中,经久不息。(记者李冬云)

相关

英雄壮举 鼓舞抗战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如今已是妇孺皆知。在当时,这一事迹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

1941年秋,晋察冀边区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先后作战800余次,击毙、俘虏日伪军5500余人,粉碎了日军所谓的“百万大战”及其消灭边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狂妄企图,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展示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顽强的战斗作风、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

为了民族和国家而献身,人民不会忘记。在五壮士跳崖后,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为其收埋遗体,并救助了两名幸运生还的负伤战士。

1942年,当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在狼牙山建造“狼牙山三烈士塔”时,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鼎力相助。

司令员杨成武曾回忆道:“乡亲和战士们,满头大汗地挑着水和石灰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高耸入云的棋盘陀爬去。在他们身后,一群山羊背上绑着砖头,在放羊人的驱赶下,‘咩咩’叫着,在乱石和荆棘中寻找着‘路’,攀向棋盘陀。狼牙山周围的乡亲们多好啊!他们勒紧裤带,冒着坠崖的危险,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壮士建纪念碑。”

正因为狼牙山五壮士代表的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所以我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通过狼牙山五壮士这样一个又一个英雄群体,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认识,也看到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希望。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群体的壮举和精神已然化为民族记忆,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文/记者李冬云)

图片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 上一篇:【美丽河北 人文之美】中山争雄
  • 下一篇:观察|正定:创建文明城始终保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