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宋会娱、段晨曦 记者董源)在邯郸市公布的1至9月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综合排名中,丛台区以总分92.96的成绩位列全市第一。成绩的背后是丛台人不懈的艰辛努力。今年以来,丛台区以践行“丛台十问”为总抓手,大力弘扬“六干”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苦干实干的竞进态势,在四大战区、三大战场、三条战线上积极作为、奋发向上,全区形成攻坚克难、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和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氛围,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良好发展态势。
丛台区委书记靳禄兵调研冬季绿化工作。
丛台区长李学军调研大气污染工作。
“丛台十问”转变干部作风
工作一分钟,实干六十秒,这句话是很多丛台干部的座右铭。“通过践行‘丛台十问’,大力弘扬‘六干’精神,丛台干部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在干中体现担当精神、转变工作作风、铸就不凡业绩,工作状态持续升温,全面点燃了党员干部‘三新’奋斗激情。”区委书记靳禄兵说。
早在年初,该区就提出“丛台十问”,从党性、理念、境界、激情、责任、执行、担当、作为、情操、底线十个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动振兴发展上,把精力放在狠抓推进落实上,形成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实现精神状态、工作标准和工作方式三个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目前,结合全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活动,该区突出工作重点,以一流工作、一流业绩冲刺四季度,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四大班子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分管战线、分管部门制定工作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各单位细化责任,对照目标找差距,明确任务找方向,层层分解落实,全力提速冲刺。按照年初既定目标,全力做好指标进位争先,重大项目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按照“大对标”要求,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全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丛台区中介超市二维码一扫清。
六项创制性工作催发经济活力
开启奔跑模式、保持极速状态是丛台干部常态。今年以来,紫山生态修复工程、中介超市运行等几十项工作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丛台十问”、基层治理善治模式等近百项工作经验先后被各大媒体、刊物刊登转载,形成许多可复制、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而这一切都源于丛台人每天奔跑模式的辛勤付出。
该区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通过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丛台十问”“三问计三提升”“双定双修一提升”“1+4”精准扶贫、“三深挖三审核三彻查”、基层治理善治模式六项战略举措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围绕发展主题寻策问计、围绕工作实际评策论计、围绕促进发展选策用计的“三问计三提升”战略举措全面凝聚了发展合力;“双定双修一提升”实现丛台政商“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经济发展得到持续优化和改善,使丛台逐步成为民营企业竞相发展的投资热土;“1+4”产业扶持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精准扶贫防返贫,全力托起了民生底线,确保了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三深挖三审核三彻查”以无比坚决的态度向黑恶势力宣战,提高了涉黑涉恶线索处置工作质量和效率,依法严惩了黑恶势力犯罪;“基层治理善治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职责,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组织力,巩固了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丛台区串城街项目。
项目建设领航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投资,高质量投资必须有高质量项目为支撑。在7月份的重点项目观摩中,丛台区取得全市第四的好成绩,再创历史佳绩。“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打好四大战区攻坚战,以项目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区长李学军说。
丛台区美乐城项目。
今年以来,该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打好核心建成区、东区中央商务区、紫山生态涵养区、产业新城区“四大战区”攻坚战。各战区全面落实“1+5”产业发展定位,做大做强都市经济,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健康养老、文旅休闲、创意农业“五大产业”,围绕各自战区实际,大力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加强与国内外500强等战略投资者对接合作,积极推介丛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知名企业来丛台投资置业。“核心建成区”,加快翠宫环球中心等高端商务楼宇建设,努力营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商圈”。加快串城街南段保护建设工程进度,争取年内实现部分运营,努力营造建筑风格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聚集效应明显的特色新街区。“东区中央商务区”,按照“成规模、出形象、见变化”的目标要求,坚持“商业+商务”双核驱动,全力推进客运枢纽二期、新兴发展集团项目、荣科翔苑等21个总投资248亿元的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城市资金财富集散地和经济发展中枢。“紫山生态涵养区”,以打造“全域景区”为目标,以紫山“5A级”景区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大磨山休闲景区建设,抓紧制定概念性详规,加快启动道路、水系、绿化等基础性工程建设,为招引战略投资者奠定基础。“产业新城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模式,结合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产业,引入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功能。当前,积极加快科技服务港、幸福城市客厅等项目建设进度,将产业新城区打造成为“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