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场景。 阳定俊摄
时间:12月3日
地点:石家庄金石工业园区
石家庄市新石北路和西二环交口东南侧,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石工业园区。这个成立较早的科技型工业园区,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壮大。
从园区北门进入,一直往南,4号楼2层,是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地。
作为一家成立近20年的本土IT企业,这里承载着两代人的创业梦想。
有了新的选择
“我当了22年兵,这个公司是我离开部队后创立的,创业至今已经17年了。”12月3日上午,57岁的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太航开门见山。
谈及自己职业生涯的变化轨迹,杜太航认为,是时代造就了他。他今天的一切,离不开改革开放赋予的机会。
出身普通工人家庭的杜太航,人生轨迹的第一次改变,始于39年前的一次考试。
“39年前,我参加了高考。那次高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很幸运,很感谢那个时代。”杜太航感慨。
和杜太航一样幸运的,还有当时的千千万万知识青年。
1977年下半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
杜太航参加的1979年高考,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次高考,也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高考。那年,杜太航18岁。
1979年,杜太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宣化炮兵学院。3年后,军校毕业的杜太航服从分配,留校任教,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就业。在军校,杜太航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军事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优秀的军事装备技术人才。2001年,他已经是正团级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装备科技教研室主任。
这一年,国家实行军转安置改革,推出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已经在部队服役22年的杜太航,第一次在就业上面临自主选择。
“当时我有多种选择,一是转业到地方机关,二是自主择业。是选择去机关安安稳稳当一名干部,还是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创业?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有过犹豫和纠结。因为自己确实想变一变环境,干一番事业,所以我选择了自主择业。”
杜太航的这个决定,曾在家里掀起不小的“波澜”。
杜太航的父亲是原石家庄动力机械厂的老职工。这个已经不复存在的老国企,几十年前曾是蜚声省内外的机械行业佼佼者,在当地被称为“铁老大”。而杜太航的母亲,则是石家庄另一个著名老国企华北制药厂的职工。
时代的烙印和一辈子国企职工的身份,让两位老人一度对儿子的决定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转业到地方机关端公家单位的“铁饭碗”,才是就业的最好选择。
“父母其实也是为了我好,希望我能稳定,怕我创业失败。不过后来,经过我反复做思想工作,表达创业的决心,他们也就理解支持我了。”杜太航说。
杜太航选择创业之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开始繁荣,创业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国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是对我创业的很大鼓励。”杜太航说。
就这样,杜太航拉着几个朋友,创立了石家庄较早的IT企业——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杜太航(右)和儿子杜乾正在交流。 记者赵杰摄
有了更多机遇
从金石工业园往北约1公里,槐安路与城角街交口西北角一座写字楼内,有一家创立仅两年多的科技企业——小呔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这家专注于纯电动汽车城市分时共享业务的企业,是石家庄最早成立的共享汽车企业。
“公司是2016年注册的,正好是猴年。‘呔’是神话人物孙悟空最爱说的口头语,所以就起了这么个名字,我觉得挺有个性。”杜乾笑着解释。
杜乾是杜太航的儿子,也是小呔科技的创始人。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今年刚满30周岁。
谈及自己的求学和就业之路,杜乾觉得,自己和父亲那代人最大的变化,就是机遇更多了。
“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可选择的道路比他们要多得多。”杜乾说。
2014年9月,从英国杜伦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硕士毕业的杜乾,选择了回国就业。
当时,国家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我们年轻创业者来说,这是个巨大的鼓舞,也是时代赋予的机会。”杜乾认为。
在国外留学9年的杜乾回国仅两个月,就获得了在北京京东集团云计算项目部门实习的机会。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在实习期间就拿到了20万的年薪。半年后,已经积累足够经验的杜乾选择回石家庄创业。
专业技术的优势和年轻创业者的敏锐,让杜乾很早嗅到了共享经济的机会。2016年,杜乾创立了石家庄第一家共享汽车企业——小呔科技。
也是在那年,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河北省政府出台《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在推进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创业补助等方面给予创业者扶持和补贴。
家乡的创业政策让杜乾如鱼得水。小呔成立之初,政府在桥西区一个产业园内为其提供了一个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仅此一项,公司一年就节省了房租20万元。”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运营,2017年,小呔科技的共享汽车已正式投入运营。
“我们主要依托大学市场,在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等几所大学建了5个具有充电能力的停车点。目前,已经在石家庄投放了20余辆汽车。”杜乾介绍。
石家庄高新区创新大厦(资料片)
还有很多期待
12月3日,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杜太航和杜乾分别坐在一张办公桌的两侧,分享着各自的创业经历。
两代人的不同经历背后,反映的是过去20年就业、创业环境的巨大变化。
“我们那个年代创业,国家支持政策很少。创业之初,资金、技术、人才、市场都是问题,什么都得靠自己,要敢闯敢拼、不怕苦不怕累才行。”杜太航说。
创业之初,缺乏资金的杜太航拿出了多年积蓄,还把自己的住房做抵押从银行贷款,才勉强筹集到启动资金。当时IT行业人才匮乏,信息交流又相对闭塞,为了“笼络”科技人才,杜太航常常不惜千里相请,甚至“几顾茅庐”。
杜太航回忆,刚创业时,为了拿下一个订单,他曾在一天内开着一辆老桑塔纳,在石家庄—北京—张家口之间奔波了两个来回。
“和父亲那代人相比,我们这代人的创业环境好了很多,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有支持。而且现在创业者也不只是拼体力和辛苦,更多的是拼智慧和眼光。”杜乾认为。
2017年8月,杜乾被任命为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和事务管理。
对于这次任命,当时的杜乾觉得有些“赶鸭子上架”。
“我有自己的创业想法,一开始并没打算接父亲的班儿。但是父亲创业这么多年,过于劳累身体不好,继续经营已经有心无力。企业要发展,200多名员工要养家糊口,我必须扛起这副担子。”杜乾说。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刚接手公司时,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仍然让杜乾始料未及。“父亲那代人习惯用过去的方式管理和经营公司。比如谈业务,就是吃一顿饭或者喝一顿酒解决。对合作伙伴和员工,也是通过私人感情来管理和维系。”杜乾说。
在杜乾看来,在当年的时代背景和公司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无可厚非。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和人事制度,才是一个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为此,杜乾对公司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调整期间,一些老员工不理解、不适应,大量的人员流动,曾让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回忆起那段日子,杜乾用了“难熬”两个字来形容。他半开玩笑地指了指自己的头发,“你看,当时愁得我发际线都往后移了。”
在半年的阵痛期过后,新员工的加入和制度的不断规范,让杜太航逐渐认可了儿子的经营理念。
“虽然回国创业时间不长,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国家对创业者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因此,我接手公司后,也很注重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助力政府部门实现互联网+政务改革。比如我们为省生态环境厅建设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此外,我们还和石家庄市城管委合作了智慧环卫项目,可以实现对环卫工人、环卫车辆和设备的智能化监控、考核和管理。”杜乾说。
如今的汉佳不但重回正轨,还获得了省科技厅“科技小巨人认定”和省工信厅“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认定”等一系列证书和奖励资金。
“公司这块儿,我现在很放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我们的创业接力算完成了。”杜太航说,他们父子对未来还有很多期待。(记者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