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千年古梨园 新花香正浓

时间:2018-12-14

视频摄制:张晶、霍艳恩

赵县范庄镇南庄村——千年古梨园 新花香正浓

变迁

1979年10月21日相关报道。

1979年秋,赵县范庄公社南庄大队的村民们特别高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放手搞生产,2530亩梨园获得大丰收。雪花梨、鸭梨总产量达到500万公斤。

靠着卖梨,南庄大队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50元。当年9月,村民李保福拿着分红款买了全村农户第一台电视机,12吋国产的。大伙儿一看,也纷纷议论着要买电视机。

村民们有需求,大队也有集体收入,当年10月南庄大队便以每台360元的价格向石家庄电视机厂订购了200台12吋环宇牌黑白电视机,前后分三趟拉回村。

当时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李京敏今年68岁,近日他对记者说:“大队统一订货能找到好货源还便宜,大家先付电视机价款的四分之一,剩下的从分红款中分三年扣清。”

“俺大队订购的二百台电视机快来了,俺们不出屋也能知道天下大事和看戏、看电影了。”1979年10月21日河北日报头版刊发的报道《南庄大队社员订购了二百台电视机》记录了他们的喜悦。

看上电视只是个开始,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他们呢!

1982年9月收获时,大队按产量分了梨,卖了钱归个人。

“社员们注意了,从今年开始梨树不归集体了,分到各家各户。”李京敏忘不了1983年宣布分树后大伙的兴奋劲,他说当时好多人高兴得睡不着觉。

今年72岁的李素杰从1970年开始担任村里的会计,买电视机的事他全程参与,更见证了梨树包产到户后村里发生的变化。

他记得当时分给他家102棵梨树,地边上还有40棵没人要的杜梨树,他赶忙找来村里的嫁接能手对杜梨树进行改造。“杜梨树经过嫁接就变成梨树了,多一棵梨树俺家就能多卖点钱。杜梨树搁在以前可没人管,都是直接砍了当柴烧。”李素杰说。

改变的不只是李素杰一家,包产到户让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梨园焕发生机。

原来果树生产队的社员们敲钟就上工,到点就回家,锄草、浇水都不积极。包产到户后,家家梨树下几乎没杂草。梨树刚结果,人们就给树枝支起一根根“树顶子”,结再沉的果子都压不弯。

精细管理下,一棵梨树产量从50多公斤涨到近200公斤,村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1985年前后,在南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彩电、摩托车、拖拉机这“三大件”。

1985年秋后,李素杰一算账,嗬!全家卖梨等各项收入加起来将近三万元。没过多久,他就花一万多元买回一辆二手北京吉普车,这成了南庄村第一辆家用汽车。

李联强是李素杰的二儿子,近日,记者在他家看到,将近3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干净整洁,客厅里液晶电视正在播放他喜欢的电视剧,院子里还停着一辆轿车。

“当年乡亲们办喜事都爱借我家吉普车,现在汽车在村里不算稀罕物了,村里1100多户人家少说得有五六百辆汽车,我家也买了新车。”李素杰说,李联强1999年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梨果包装纸箱厂,家庭年收入连年增长。

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军说,改革开放后人们脑子活了,现在村里搞鲜梨运输的大货车有七八十辆,存放鲜梨的冷库有42个,梨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大伙靠着与梨相关的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庄村的鲜梨还卖到了网上。在村民李晓哲家,和记者说话间,他不时查看其名为“赵县南庄雪花梨”的淘宝店铺,刚过去的11月,店铺销量达到上千件。“一年下来能卖五六万公斤,除去家里各项开销,每年至少能存上五六万元。”他说。

除了种梨、卖梨,村里还吸引来了鲜梨深加工企业。

南庄雪花梨的好品质在赵县是公认的,赵县润养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广杰看中这一点,去年注册“南庄古梨园”商标,以南庄雪花梨为原料推出梨茶、冻干梨片、食疗系列鲜梨等产品。

“下一步公司打算成立农业合作社,吸引南庄村梨农加入,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进行辅导,实现标准化种植,提升梨的品质,让南庄村的老百姓既当工人又当农民,挣双份钱。”郝广杰说。

除此之外,不少村民也琢磨着借古梨园资源多挣份“旅游钱”。村民李辉家位于古梨园中心区,她不仅种梨、卖梨、开冷库,还就地建设了上千平方米的观花台。“每年4月梨花节时,我这里是游客必来的‘景点’。不仅能赏花,还能吃农家饭、休息。”李辉说。

“现在村里包括古梨园在内,梨树种植面积已达近6000亩,4月可赏梨花,9月能摘鲜梨,霜降后还能看红叶,旅游资源丰富。村里希望借助资源优势,吸引投资者发展南庄村的梨园旅游,为老百姓开辟致富新路。”李国军说。(记者邢杰冉、王峻峰)

点击进入专题

  • 上一篇:叶冬松在石家庄调研并现场接访
  • 下一篇:河北1市最新任免!市监委代理主任、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