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纵横谈】岂能容忍“特急”资金“睡大觉”

时间:2018-12-18

□周丹平

前一段,甘肃省严肃查处了一起脱贫攻坚中落实不力、贻误工作的典型案例。2017年7月7日,财政部以“特急”件形式印发《关于拨付2017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资金的通知》,为甘肃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用于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7月11日甘肃省财政厅收到通知,直到12月6日才印发关于下达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致使这笔专项扶贫资金在省级财政滞留了146天。目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了免职、降级等处理。(据《中国纪检监察报》12月16日报道)

一面是民生需求“嗷嗷待哺”,一面是中央下拨的扶贫资金“呼呼大睡”。“特急”不但没有受到重视,反倒被滞留了146天。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荒唐的局面,怎能不令人愤慨。

表面看,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只是不动,并没有消失,似乎不像被套取或被违规使用那样恶劣。实则不然。每一笔扶贫资金都关联着一批贫困群众,都关系着相应的工作安排、项目进展等一系列问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扶贫资金到不了位,很多应该做的事和想发展的产业,就可能无法进行甚至无法启动,涉及的贫困群众就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一个地方的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就可能被拖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可能被迟滞。

报道显示,对于财政部的“特急”件,甘肃省财政厅仍按常规性工作部署落实,更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督办机制,只是按照一般性程序办理。如果说扶贫资金被套取或被违规使用属于“乱作为”,那么这种任由扶贫资金“睡大觉”则当属不折不扣的慢作为、不作为。此事不仅暴露出甘肃省财政厅个别干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不够,协调督促作用发挥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力等问题,更暴露出有关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痼疾犹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打好脱贫攻坚战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作出了明确安排。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对脱贫攻坚冷漠以待,甚至连“特急”都不放在心上。这表明,淡忘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少了及时的跟踪、有效的监督,扶贫资金就有可能“睡大觉”。

扶贫资金承载着贫困地区群众的美好生活希望。依法依规用好扶贫资金,不只是效率问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因此,对这方面的问题必须“零容忍”。唤醒“睡大觉”的扶贫资金,需要引导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作风、优化程序、改善方法,并严格监督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对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及时查处,对无故长期大量闲置扶贫资金的项目和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让“不急”的人“急”起来、动起来。同时,要按照《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扶贫资金跟踪检查监督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及时纠正扶贫资金不能按时到位、配套资金达不到规定比例、投向不符合规定等做法,确保扶贫资金中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才能更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 上一篇:“龙飞凤舞”不应成为病历的代名词
  • 下一篇:雄县第三高级中学建设项目对外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