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精准施策“拔”穷根——省检察院对口帮扶隆化县深度贫困村纪实

时间:2019-01-10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因为救一时的急难容易,帮人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可就难了。但省检察院的扶贫干部们不信这个邪!他们不仅要救急,更要救穷,并且还是三个深度贫困村:承德市隆化县的砬子沟村、南山根村、羊鹿沟村,这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3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省检察院的三个扶贫工作队一行9人在总队长王志刚的带领下入驻这三个村,一场扶贫攻坚战就此打响,一场改变三个深度贫困村面貌的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去穷根得有好的带头人——抓党建,强班子,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工作队收到的锦旗。张晨光 摄

 “一进砬子沟,满脚踩石头,小子不洗脸,姑娘不梳头,要问吃的啥?早晨窝窝头,晚上棒子面粥。”说起刚到砬子沟村时的情形,省检察院驻砬子沟村工作队队长王志刚这样告诉记者。

从哪里入手呢?王志刚思考着。经过深入的调研,王志刚决定,从加强党建,建两委班子入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贫困村贫困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一个好的班子,我深信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将是留给贫困村最大的财富。”王志刚说。

王志刚的想法得到了驻南山根村工作队队长李进勋、驻羊鹿沟村工作队队长张凤军的一致赞同。

法律是他们的专长,要依靠法律提高村班子依法办事的能力。在砬子沟村,工作队与乡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代会、村监会“四位一体”治理架构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及党员议政仪事制度等,推动了村级组织和村务工作规范运转;又发挥检查机关的专业优势,接连开展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落实。在工作队驻地,工作队设立了“法律咨询处”,对村干部进行法制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并通过法律手段化解一些矛盾纠纷。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提升了村“两委”班子依法办事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羊鹿沟村,工作队经常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注意激发村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两委”班子建设。工作队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脱贫攻坚党旗红”“七一”第一书记讲党课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交流心得谈体会,同时建立党员“先锋指数”积分机制和“党员帮扶牌亮身份制度”,动员鼓励党员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激发党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致富热情。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共产党员方强承包村里的脱贫帮带小区,发展养驴业,帮助村集体增收。

“工作队迟早是要走的,但我们留下致富的‘火种’——一个强有力的“两委班子”,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这些村就会朝着致富的目标一直的走下去!”王志刚说。

  除穷根先要断病根——“多条腿”走路不让百姓因病致贫

驻羊鹿沟村工作队队长张凤军慰问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张晨光 摄

疾病是导致贫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深度贫困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砬子沟村陈合利病了,肾衰竭,巨额的医疗费用让陈合利家迅速陷入了困顿;在羊鹿沟村年仅30岁刘志刚瘫痪让全家陷入窘迫……

“一方面不仅不能给家里挣钱,还得花家里的钱,这里外里得差多少钱!”驻南山根村工作队队长李进勋说。

一定要把因病返贫的问题解决好。三个工作队下定了决心。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南山根村全部贫困户均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村内设有卫生室3间54平方米,2018年进行了装修升级。西阿超乡卫生院医生杨玉峰、刘海川、张忠臣三位医生与贫困户签约,实现对贫困户就医随约随诊。

在羊鹿沟村,通过工作队的争取,5个尘肺病病人获得了每年6000元的补助;通过与红十字会沟通,还给这五个人每个人一台制氧机。瘫痪十年的刘志刚有了站起来的希望,巨额的医疗费用通过工作队的多方努力也得到了解决。

在砬子沟村,采取一站式结算政策,实现了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7个人享受了大病救助。

“我们一是积极宣传落实医疗扶贫的政策,重点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大病患者家庭,让他们充分享受医疗扶贫的政策,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些群众不了解政策,工作队就帮助他们跑办,如今贫困群众都知道了‘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的相关政策;二是积极争取将一些疾病列入国家支持的范围,像羊鹿沟村5个尘肺病病人每年6000元的补助;三是争取外部的支援,有些病人的花费太多,国家的医疗保障不能完全负担,我们就通过社会募集的方式来解决,确保贫困的群众走出疾病的阴霾。”王志刚说。

  绝穷根产业先扎根——产业兴带富一方百姓

砬子沟村安东良的木耳“生产厂”。张晨光 摄

“这是柞木段,已经种上了菌种,明年,天气暖和了,在这上面一喷水,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木耳来。”2018年12月13日,在砬子沟村,村民安东良向记者介绍他的木耳“生产厂”。

在一片空地上,一段段的柞木段整齐地排列着,安东良告诉记者,这些柞木段共有130多立方米,是王志刚书记帮助他从步古沟镇引进过来的,在这些木头上种木耳,种一次菌种可以收三年,今年收了360多斤,每斤价格在120元到140元之间,一共卖了4万多元。“今年的天气旱,雨水少,产量不高,雨水充足的话一立方米的木头最多能收十五六斤。”安东良说,为了让他不再靠天种木耳,工作队协调水利部门帮他打了一眼井,又为他争取了3.2万元的扶贫资金,明年肯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才能让贫困村的群众有打鱼的本领?那就是帮他们建起产业来,让他们靠着产业致富脱贫,这是真正的长久之计。”王志刚说。

在工作队的协助下,南山根村已建成1650平米的肉牛养殖小区,可养殖肉牛300余头,并可带动2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600元。在羊鹿沟村,一个23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并开始发电,预计年收益3万余元;一个350千瓦的广发发电项目也正在审批之中。

“这些贫困村虽说土地贫瘠,可资源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开发利用起来!”王志刚说。

在走访调查中,王志刚发现这里的山林里盛产蘑菇,但是由于存储问题,这一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

“一下雨就出一茬,梁上、坡上到处都是,有椿蘑、松蘑、肉蘑,不过蘑菇容易烂,上午采回来,晾晒不好,下午就烂掉。”砬子沟村的卜洪兰告诉记者,由于这个原因,村民们几乎没人想到用蘑菇去卖钱。

“我就想给他们上一台烘干机,采回来马上烘干,这样就能保存了,然后再联系买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志刚争取省检察院出资,购买了一台烘干机,承包给了卜洪兰。

“雨一停,好多村民上山采蘑菇,我是1块到1块5收,有些采蘑菇的好手一天能赚300块钱。”卜洪兰说,收了蘑菇她就立即烘干,由于没有经验,烤坏了不少,后来由于蘑菇太多,库房满了,她就没再收,估计今年光采蘑菇,好多村民能收入2000元,而她自己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今,这三个贫困村,每个村都建起了产业,养牛、养驴、养鸡、养猪、光伏发电、木耳种植、中草药种植……一个个产业支撑起贫困百姓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南山根村2018年脱贫48户114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90人,现全村贫困发生率10.3%,比2018年初25%下降14.7%;砬子沟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1.7%下降到如今的8.38%……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现在的砬子沟砬子沟、南山根、羊鹿沟已非2018年初的样子,道路宽了、路面硬化了,夜晚出门有路灯了,手机信号满格了,互联网进村了,4G网络全覆盖了,村民有了活动中心了,党员活动多起来了,老百姓更加信任村班子了,产业建立起来了,百姓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

“帮助百姓脱贫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尽管艰难,我们也一定会完成!我们一定能帮助这里的百姓拔掉穷根,摘下穷帽,走上富裕路!”王志刚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 上一篇:河北省品牌价值评价申报工作全面启动
  • 下一篇:石家庄冬季取暖可再生能源供热占比8% 将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取暖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