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去年“十一”前发文要求,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旅游绿皮书》披露,到2018年“十一”前夕,共981个景区宣布免费或降价,但很多景区降价幅度不大,另有40%的5A级景区和80%的4A级景区没有降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旅游往往可以“一业带百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能够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但是,游客的消费能力是一定的,如果门票价格过高,无疑会挤压游客用于餐饮、住宿等消费的开支,间接容易影响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而若从“门票经济”的桎梏中脱离出来,将对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颇多益处。原秦皇岛市副市长李秦生在《运用好的价格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一文中认为,门票每收入1元,旅游相关的综合经济效益可达3至7元,由此可见旅游业对一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按照这一逻辑,如果降低门票价格,无疑会吸引更多游客,创造出更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损失门票收入,却延长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变相提升了游客在景区所在城市的消费,实现了对门票收入的补亏,这无疑是多赢之举。
杭州西湖美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02年,杭州西湖宣布取消门票,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后来的结果证明了西湖景区的判断是成功的,免费开放的西湖延长了游客在杭州滞留的时间,增加了旅游总收入,由此产生的旅游收入大大超过了西湖在门票上的损失。
推进国有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费,不仅是出于经济层面考量,也关乎民生。因为,很多国有景区属于自然资源,即便经过后天包装和开发,也是大自然造物,属于一项共有资源,关乎每个游客的幸福感、获得感,不应该为动辄百余元的高额票价所阻挡。
景区降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具体到各地实践中,仍受多方利益羁绊,导致降价之路任重道远。客观而言,“门票经济”的板子不能只打在景区身上,产业链还不完善、景区开发投资过大、政府补贴机制不完善等都有可能是阻碍门票降价的罪魁祸首。
尤其是,很多地方的景区收入并未做到专款专用——少部分景区甚至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其门票收入被挪作他用,用于资源保护或基建等与景区无关的项目,这在事实上推高了门票价格,阻碍了“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的转向。
“门票经济”之路注定只能越走越窄,政府应该明确门票收入的用途,积极主动降低国有门票的价格,在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游客二次消费上发力。尤其是在门票价格上,地方政府更应主动作为,率先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往往也是最受欢迎的景区)调低价格。
可以预想,当城市中的某些高档景区都在推行降价或免费游览的时候,必然会在局域市场内引发“鲶鱼效应”,由此会大大挤压“门票经济”存在的空间,更好释放旅游的“乘数效应”。(韩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