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保定:产业扶贫有“实招”

时间:2019-05-14

游客在望都县民得富樱桃园采摘樱桃。 资料图片

长城网讯(记者 赵晓慧 通讯员 刘伟)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初夏五月,处处芳菲浸染。在望都县民得富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大棚里,员工张瑞增正在查看蔬菜的长势,并现场核查智慧农业相关设备的运行。与此同时,员工贾振军正在巡查樱桃的长势。他们是园区的员工,也是贫困村南堽子村的贫困户。

“都是沾了资产收益扶贫的光,原先一年到头种地也就挣个1000多块钱,现在,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跟园区联结起来,一年怎么着也能挣个万儿八千的,挺好!”谈及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张瑞增高兴地说。

这,是保定市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扶贫投入,支持产业发展,提升发展后劲,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数据显示,2018年保定市本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7亿元,各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12亿元,9个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3亿元,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全市产业扶贫的大发展。全市全年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264个,项目总投资56.8亿余元,覆盖全市67009户,带动贫困人口13.6万余人,贫困地区产业覆盖指数2.51,两个产业项目覆盖率达100%,3个产业项目覆盖率达51%。

“2019年,我市将按照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覆盖率、提升收益率、增强带动力,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水平的总体思路,积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类施策有目标。对于涞源、阜平两个深度贫困县,紧盯脱贫退出目标要求,抢抓政策倾斜机遇,加大扶贫产业大项目谋划实施进度,尽快形成覆盖面广、效果明显的扶贫主导产业,争取通过高质量发展确保按期脱贫出列。对曲阳、唐县、顺平、涞水、易县、望都、博野等7个已摘帽或退出县,则继续巩固产业覆盖成效,提升产业覆盖质量,增强扶贫产业发展效益,完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收益稳定。对其他13个非贫困县,规范提升产业布局、利益联结、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参与劳动,增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产业带贫质量。

搭建平台有支撑。继续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扶贫产业园建设发展,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特有品牌,开展“共享山庄”“共享农庄”试点并取得新进展,发挥京津冀产业扶贫共同行动等产业扶贫平台作用。2019年,全市扶贫产业园达到100个,省级精品园区达到7个,新创建1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各县(市、区)要在涉农项目、整合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扶贫产业园集聚,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和三产融合基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培育主体有引领。大力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施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值倍增计划,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贫困地区重点龙头企业规模、产值明显提升,带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施有条件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覆盖,鼓励非贫困县(市、区)贫困户以宅基地、耕地等固定资产和扶贫资金量化资产参股入股合作社,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项目增收。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2019年每个贫困县要建设1个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拓展服务有保障。积极培育各类服务主体,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性服务。支持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带动贫困户发展规模经营。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为贫困农户开展生产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模式,支持开展全程托管、关键环节托管,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壮大集体有后盾。找准强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产业的楔合点,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三资”清产核查,建立完善管理平台,在确权登记基础上,逐步明晰各项产权功能。通过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用活用好现有政策,创新经营模式,利用多种渠道增加集体收入。

此外,该市还将结合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实施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特色养殖、特色林果、旅游、电商、科技、光伏、家庭手工业、农产品加工等12大产业扶贫工程,实现“长短结合、多点支撑、全面覆盖”,助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 上一篇:【视频】农业高质量发展:鱼菜共生 一个大棚年产值可达100万元
  • 下一篇:  河北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