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同心奔小康|丰宁波罗诺镇老庙营村:好日子触手可及

时间:2021-04-06

好日子触手可及

——丰宁波罗诺镇老庙营村的嬗变

开栏的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实惠。

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环境改善了,日子红火了……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个人、家庭、乡村、社区等微观主体,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生动的细节,感受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显著变化,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起,河北日报开设“同心奔小康”专栏,敬请关注。

5年很短,短到刘洪斌回想起2016年2月25日进驻丰宁满族自治县波罗诺镇老庙营村,仿佛就在昨天。

5年很长,长到“穷乱差”的老庙营村发生的变化让人终身难忘。5年间,全村128户377口人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由2200元提高到11000元,好日子触手可及。

建强基层组织,凝聚发展力量

4月2日一早,孙和来到老庙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看着窗明几净、配套完善的新村部,孙和不禁感慨:“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作为老党员,孙和清楚记得:5年前,村部都被变卖了,开会要到老书记家,而人从没齐过。

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第一天入村时,想认识村干部,却三请不见人。而几位村民找到工作队驻地,直奔主题:“带钱没有,啥时候发?”

第二天开村民代表会,没一会儿就吵成一锅粥。吵吵闹闹中,工作队队长刘洪斌听明白了:村里欠下280万元外债,5年没发展党员,在全镇评比中年年倒数。

“浇花浇根,治病治本”。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找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的“病根”,开出“抓党建、促脱贫”药方。

孙和是养蜂能手,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放蜂,能收入十几万元。2016年5月,刘洪斌在北京找到孙和,劝他离村不离党,带头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很快,养蜂合作社成立,孙和等4名党员组成产业党支部,忙时通过微信交流技术、传递市场信息,闲时开设培训班。如今,合作社已带动10户村民发展养蜂,户均增收3.8万元。

调整村班子,建设新村部。老庙营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链党组织为骨干,实现党建和扶贫同频共振。

党旗竖起来,党员聚起来,党支部战斗力强起来,老庙营人心齐了、精气神回来了,各项工作在镇里顶呱呱。

“现在老庙营村是党群同心促发展,干群协力谋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桂富对老庙营的未来充满信心。

找准好路子,摘掉穷帽子

登上老庙营村的西山,一大片整齐的光伏板映入眼帘,它们向阳而立,正吸存着太阳的能量。“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孙桂富指着光伏板兴奋地说,建成光伏电站,村集体每年能收入80多万块。

脱贫致富关键在产业,产业选择关键在精准。老庙营村群山环抱、山多地少,过去也曾打过荒山的主意,却栽树难活。但在工作队看来,这杂草丛生的荒山,却是建光伏电站的宝地,坡度平缓,光照时间长。

光伏发电,国家电投有技术优势。为把光伏产业建起来,工作队先后13次组织公司技术人员上山勘察地形,8次向县汇报沟通争取支持……最终促成电力公司捐赠264万元,在村里建起560千瓦光伏电站,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约3000元。

村集体利用17万元光伏收益,为全村百姓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让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老庙营村东头的蔬菜大棚里,64岁的村民蔡广庆正在浇地。老蔡对这冷棚并不陌生。因经营不善,几年前大棚撂了荒,原经营者欠着流转土地钱,村民没少到镇里上访。

“工作队筹集了30万元,对大棚进行整修,重新规划了61个蔬菜大棚,由村集体对外出租。不仅让村集体每年又增收10万多元,还安排村里无法外出的村民在大棚打工。”蔡广庆说,他去年只干了两个多月,就收入一万来块钱,“好日子来了,干活都起劲儿。”

为让土地永续利用,工作队发动村里95户贫困户养殖猪、牛、驴等牲畜,形成了牲畜粪便还田—种植绿色杂粮—秸秆加工饲料的循环农业链,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

5年来,老庙营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2200元提高到11000元。

“年前,村里有3户添了小汽车。”蔡广庆说,今年他家争取也添一辆。

村容更新,村风变美

孙桂明是老庙营村的保洁员,他保洁的路段有座桥。“这是连接张家沟自然村与主村的通道,也是老百姓心中的连心桥。”孙桂明对桥的养护格外用心。

对于出行难,61岁的老孙记忆格外深刻。村外小河上原没有桥,一下大雨河水上涨,村民出不去也进不来。更遭罪的是孩子,雨小,要蹚河去上学;雨大,就上不了学。

“这桥能修上吗?”工作队到张家沟走访,一位老人拉着刘洪斌的手,满是期待。

“这桥,一定修!”工作队多方筹集资金90万元修建了桥,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

孙桂明说,工作队不仅给村里修了桥,还硬化了村里街道、建起了公厕、改造了户厕、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等,环境的提升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上档次”。

卫生室、农家书屋、戏台、篮球场等活动设施一应俱全,4G网络通畅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工作队的同志说了,不仅要提高咱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扬正气,树新风。”2019年3月,工作队筹集36万元,建起“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村民稳定脱贫、参加技能培训、化解邻里纠纷、婚丧事不大操大办、孝老爱亲等,都可以获得道德积分兑换奖品,引导人心向善,村风变美。

晚饭后,锣鼓一响,30来位统一着装的村民陆续走出家门,聚集到村部前的小广场。

“疫情控制住了,姐妹们得把广场舞练起来。”村文艺骨干蔡广凤忙着张罗。手持彩扇,随着鼓点翩翩起舞,老庙营村又热闹了起来。

5年来,老庙营村开展“脱贫之星”“美丽庭院”“好儿媳”等特色鲜明主题活动,共评选出140多件好人好事,乡村文明蔚然成风。(河北日报记者李建成、尉迟国利)

  • 上一篇:河北党史百年百事(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下一篇:河北邯郸:千亩海棠映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