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张家口呀,主办冬奥会。一天一个样呀,翻天又覆地……”为宣传冬奥,刘博洋几年前自己编排了《家乡巨变》说唱节目,如今照样脱口而出。
冬奥离自己有多远?在张家口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学生刘博洋看来,只有勇敢迈出一步远的距离。
刘博洋在202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让自己成为冬奥宣讲小达人
2017年,距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功刚刚过去两年,当时“冬奥”对这座北方小城里的人们,还未引起强烈的波动和反应,但对当年还在赤城县第一小学上三年级的刘博洋来说,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学班主任王胜男在一次日常班会活动中提起到关于冬奥的消息,虽然只是寥寥几句,但却悄悄在刘博洋的心里种下一颗助力冬奥的种子。
“我一定要为冬奥会做点什么!”刘博洋说,当时就觉得冬奥会的筹办一定会给家乡带来新变化,可那会儿太小了,当不了运动员,也不能成为志愿者,就是想着一定要为助力冬奥做点什么。”
“为冬奥助力没有想象那么难,可以先把你知道的、了解的讲给大家听,这也是一种方式……”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启发了他。
在不久后的一次主题班会上,刘博洋开始了行动:果断选择冬奥主题,收集冬奥会相关资料,并根据材料做成手抄报,第一次正式向班级里的同学宣讲了冬奥的相关知识,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
王胜男表示,“刘博洋对冬奥的热情以及所了解的知识远超许多成年人,同学们也从他那里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如今回忆起来,刘博洋很感激自己的班主任和同学。“志愿服务不难,也从不遥远。老师的话和同学们的认可一直鼓励着我将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
自此之后,几乎每次班会刘博洋都会选择冬奥作为宣讲主题,并在四年级的时候主动向妈妈学习课件的制作,实现了从手抄报向投影大屏的转变。同时,在每周学校安排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中,刘博洋主动承担了本班级宣讲部分,主题依然没有离开过冬奥,宣讲的对象也从几十人扩大到几百人的规模,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冬奥宣讲小达人。
红领巾志愿者宣讲“成团”了
慢慢地,身边的同学们渐渐被刘博洋身上的这股热情感染。身为班长的他跟其他班干部一起讨论班级事务时,提出成立宣讲团的想法。
“看着大家都戴着红领巾,不然就叫红领巾志愿者宣讲团吧。”这个名字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红领巾志愿者宣讲团”成为全校第一个自发成立的宣讲团。
一时间,全校50多名学生积极加入到宣讲团。冬奥宣讲这件事,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人变多了,能做的事情自然也就变多了。”刘博洋说,宣讲的范围从校内扩展到了校外,“要让更多人了解冬奥,了解我的家乡。”
刘博洋(右)自制手抄报,向身边人宣讲冬奥知识。受访者供图
要拿什么来给陌生人宣讲呢?为了保证冬奥宣讲的质量,做到定时更新宣讲内容,作为宣讲团团长,刘博洋有时间就不断搜集冬奥会资料,看课外书、上网、看电视,还时常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崇礼冰雪博物馆参观学习,“这个戴眼镜、瘦瘦的少年经常来参观学习,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拿着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 刘博洋给博物馆工作人员刘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围绕冬奥主题,红领巾志愿者宣讲团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小交警”“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每到周末一做完作业,一群孩子就聚在一起制作宣讲冬奥的手抄报:画图、勾边、涂色、搜集内容、誊抄,一张手抄报的完成最少需要半小时,在孩子们的用心创作下,这些原创的手抄报深受大家喜爱,常常“供不应求”。
“针对这个问题,便有了后面的印发传单,他们提前准备好文字、设计好图片再找打印店打印。”父母的支持是宣讲团走下去的坚强后盾,刘博洋的妈妈部秀丽大致算了算,前前后后累计印发两万余份。“孩子动机非常单纯,没想过结果,家门口举办奥运会,他特别开心,就想做些什么。”部秀丽说。
一群孩子把冬奥宣讲这件事,越做越活,越做越有劲头,他们创编冬奥题材节目,学校里演完社区里演,宣传活动的内容也从冬奥知识宣讲扩展到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几年来,刘博洋带领红领巾志愿者宣讲团的小伙伴们走遍了赤城县的大街小巷。
如今,刚升入中学的刘博洋学习开始紧张起来。“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只有储备了大量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冬奥会服务。”刘博洋说,一有机会就会继续宣传冬奥知识,做更多志愿服务活动,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到张家口体验冰雪运动、了解冬奥会,共同为冬奥助力加油。 (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董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