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沿着高速看中国”河北篇|走进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时间:2021-04-30

视频摄制: 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沿着高速看中国”河北篇·红色记忆之旅⑩

“以作为学”育新人 七师精神代代传

——走进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

沿着大广高速公路一路向南到邯郸大名出口,再行驶约6公里就到达邯郸学院大名分院。该校的前身就是1923年创建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4月23日,从现代整洁的校园穿行到青砖黛瓦的小院,七师纪念馆便坐落于此,让人忽觉时空在光阴流转中穿越交错。

那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七师创始人谢台臣合上书本,来回踱步深思着,“学生不可只啃书本,更需动手劳作。”

他兴奋地在桌上摊开宣纸,挥毫上书“以作为学”。

“这是谢台臣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学校创建之初,从选购地基,烧砖运瓦,购置木材,召集工匠,他几乎事必躬亲,徒步于田野乡间。”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馆长王培杰说,就这样,一所用五四新文化“科学”与“民主”精神武装起来的新型学校——七师,从此屹立于大名府北关郊外。

这是一所刻满红色印记的学校。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消息传到大名,如黑云压城。七师学子走上大名府街头,手执赤旗,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革命的火种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学校里生根发芽了。

1926年10月的一天,5名同学经七师党员教师冯品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大名七师第一批党员。在此基础上,七师又建立了中共大名特支,这是直南地区建立较早的党组织之一。

“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这所学府先后走出了100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还有一大批仁人志士。”王培杰说,在直南的38个县中,有20多个县的第一位党员是七师的师生,第一个党支部是七师师生领导建立的,七师也被誉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

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求索中,他们领导农民成立了协会,办起了夜校,让农民读懂了《共产党宣言》。星星之火在这片土地上迅速扩散。从此,太行山脚下的工人革命、魏县蔡小庄农民暴动、磁县小车社工人罢工、工农武装革命横发逆起……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

虽然给大家做义务讲解20余年,但每当走进纪念馆,王培杰心情依然会格外沉重。

纪念馆的墙上贴着七师时期进步教师的照片,另一面是七师烈士名录。解蕴山、李大山……望着墙上的名单,王培杰一遍遍念叨着他们的名字:“没有这些人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王培杰的老家就在大名县,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供职于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做起党史研究的工作。

“党史研究可不好干。”回想刚上班的那段时间,王培杰深有感触。为发掘七师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一边义务宣讲,一边收集七师的党史资料。

但当年七师革命活动留下的资料不多,要搞清楚这里的生平业绩和主要革命活动谈何容易。最累的时候,他跑遍了周边各县,拜访了十几位七师先烈的后代。

经过多年的调查访问,挖掘整理,研究分析,反复考证,《大名师范志》面世,七师短暂而光辉的历程得以还原在世人面前。

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全国各地来七师纪念馆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当天,来自河南省濮阳市的机关干部正在纪念馆看展览,苏晓意的讲解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刚满18岁的苏晓意是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学前教育专业2018级的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讲起故事来抑扬顿挫,有模有样。

入校之初,苏晓意就登上这里的讲解台,讲校史,讲七师革命史,讲七师精神,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想把一个故事背得滚瓜烂熟,讲得声情并茂,可得试讲好些天呢。”苏晓意最爱读七师学子王维刚的故事。“1932年,他被捕入狱,领导狱中难友开展了抗暴、绝食斗争,经受住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和种种利诱,三年后被国民党判处死刑。但就在枪毙的前一天深夜,他从监狱的高楼跳下来,毫发无伤……”这个越狱的故事在她的缓缓讲述下,触动人心。

“红色,是融入我们学校骨子里的颜色。”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副校长陈连成告诉记者,刚开始学校招募义务讲解员的时候,只有十来个学生报名,现在报名的学生已经达到上百个。去年,学校还把学生送去西柏坡接受专业培训,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党史,铭记历史。“我们相信,这是一项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活动。”

90多年前,七师成为直南革命的策源地。90多年后,先烈精神的代代继承者又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用心讲述着革命故事。

红色精神,就这样在历史长河中流淌,完成一次圆满的传递。(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 上一篇:河北省“互联网+河长制”管理新模式:治水有了智慧“大脑”
  • 下一篇:河北表扬2020年度优秀人民建议和征集办理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