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担当之问”
——领导干部要切实回答好“四问”③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责任担当。领导干部敢不敢抓、敢不敢管,是不是真正担当起了这个主体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省委书记王东峰提出,要回答好“担当之问”,勇于发扬斗争精神。要始终牢记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经常自问和反思抓班子带队伍和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和成效如何,是带好了还是带坏了,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是多了还是少了,还有没有存在群众身边微腐败和黑势力,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勇于较真碰硬,新官要理旧账,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当之问”问到了灵魂深处,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叩问自身、以实际行动作答。
越从严,越坚强有力。回望党的百年征程,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我们党才朝气蓬勃、青春勃发。展望新征程,只有以“打铁”的精神淬炼铁打的队伍,我们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当前,我省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也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以严明的纪律锤炼出作风过硬的战斗集体,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奋进。
答好“担当之问”,其对照的尺度是党纪党规,其内在的方法是三个维度的“自我透视”,其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实际成效。
答好“担当之问”,首在检视自己是否牢固树立起了“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政绩观,是否以对党负责的赤诚之心顶起了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种好了“责任田”。少数地方之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把抓党建当成“副业”、当起了“甩手掌柜”,或者怕出问题影响政绩、影响形象。领导干部要常常反思,自己管党治党严不严、队伍带得好不好,是否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做到了真管真治、敢管敢治、严管严治。
答好“担当之问”,要在检视自己的斗争精神强不强,在面对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时,是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不避事不怕事的战士勇士。少数地方之所以苗头性问题演变成了大问题,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跟“好人主义”有很大关系。领导干部要常常反思自己,遇到问题时自己是奉行绕着走的“鸵鸟政策”,甚或是怕得罪人干脆护着掩着,还是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好“担当之问”,重在检视对失职失责行为、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能不能及时亮剑,维护好党纪党规的权威性。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石家庄桥西区十里尹村违法违规翻建房屋事件发生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果断出击、快速处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处理了那些想做太平官的“堂上木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领导干部必须瞪大眼睛、敢施雷霆手段、让纪律带电。各种歪风邪气刹住了、顽瘴痼疾祛除了、干部队伍更有力了,领导干部的“担当之问”才算真正回答好了。
“担当之问”,是能不能担当的主体责任之问、是敢不敢发扬斗争精神的灵魂之问。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切实答好“担当之问”,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坚强保障。(河北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