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不能让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邢台市太行山区部分山村探访
7月21日,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北和庄。
7月20日的一场大暴雨至今未停,仍是雨水如注。一道道山川里,河水猛涨,咆哮向前。北和庄村外的连湖路部分路段已被洪水漫过,道路临时断交,村民冒雨值守,劝返来往车辆和人员。
据邢台市气象台数据,7月21日8时至20时,龙泉寺监测站降雨量达149.6毫米,为全市同时段最大值。若再加上20日降雨量,龙泉寺降雨量突破了185毫米。
雨情就是号令。邢雁明是龙泉寺乡综合执法队队长,也是北和庄村的包村干部。降雨开始后,他便住进村里,巡查排险,不眠不休,和全村党员干部并肩奋战。见到记者时,他脚踏拖鞋,衣服全湿了。
“无论如何不能让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村党支部负责人王爱芬说,70多岁的张海玲老人一个人住在家里,房子也不太安全。下雨前他们就动员老人搬到了村里的幸福互助院。互助院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都有。张海玲老人说,“住在这儿比家里安全!”
雨情虽大,却无灾情。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该村村民的生活暂未受太大影响。
切菜、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还有的烧火、准备碗筷……虽然外面还下着雨,但大山深处的西就水村的部分村民仍聚在一起准备着饭菜。
西就水村属信都区白岸乡。这里是彭贵红家,原本只有老两口居住,为防山洪,就成为村里的一个安置点。彭贵红把家里3个大屋全部腾出来让乡亲们住,院子里还支起2个大帐篷,垒灶起锅,即使下雨,也不影响乡亲们吃饭。
此次降雨前,曹秀芝等77位村民就在乡村干部的动员和帮助下,搬到了彭贵红家。这些村民,有的房屋地势较低,一旦洪水袭来,很容易被淹;有的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处,一旦滑坡,后果不堪想象。
村民王笠军主动为安置点捐赠挂面、猪肉、大米、白面、水果等生活物资,在这儿住的其他村民也从自己家带来土豆、豆角、韭菜、黄瓜等蔬菜。
据了解,仅信都区设置了58处安置点,通过集中安置和投亲靠友,对2558户群众提前进行了转移。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也纷纷开展认真排查,目前,已将西部山区受山洪灾害威胁户全部妥善安置到位。(河北日报记者邢云、王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