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干事业 挺进三十强
三河市全力打造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图为中国共产党三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现场。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三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三河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激情干事业、挺进三十强”的信心决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转型跨越,统筹构建“4+2”发展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全面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开放三河、创新三河、绿色三河、智慧三河、平安三河,为建设“五个廊坊”勇挑重担、领跑贡献,争当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全力打造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开放三河。支持、吸引更多央企京企、外资品牌参与产业集群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资、城乡开发建设等领域,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全面落地落实,开放、包容、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强出口、稳份额、调结构、增效益”转变,更好实现优进优出。
图为三河市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打造的文化公园。
坚持以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能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三河。创新创业平台规模明显扩大,主体数量快速增加,要素加速集聚,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北京研发·三河转化”局面加速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更加完善,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5%以上。
建设“青山映城、秀水润城、馨绿满城”的生态高地,增强城市魅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绿色三河。大气质量持续向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群众生活的“标配”;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地表水Ⅳ类以上标准,全域水系基本联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变为常态;东部山区再起苍屏,基本形成生态修复与康养文旅业融合发展格局;绿化质量与品位上档升级,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
图为位于燕郊高新区的兴远高科产业园。
全力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步伐,打造智慧三河。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完善,智能感知设施广泛覆盖,“城市大脑”全面建成,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应用更富实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生活服务“一触即达”、社会诉求“一键回应”、风险防控“一体联动”、产业发展“赋能提质”加快实现,城市智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运行更有序、管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打造平安三河。社会治理三年工程加快实施,“治乱攻坚行动”年年有新重点、新成效。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构建,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城市更宜居、更韧性,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图为百世金谷产业园蓝思泰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美好的发展蓝图,必须靠不懈奋斗来实现。三河市将把握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坚持精准施策,创新工作举措,专班化推进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突出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着力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对接,开创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举三河全市之力推进北京地铁22号线与北京段同步通车,力促京唐城际铁路2022年通车,谋划推进M102线和城际联络线,打造“轨道上的三河”;推动密涿高速北延与京平高速对接工程年内开工;引进知名教育集团,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双语学校;与更多三甲医院开展合作;争取三年内实现“京标服务”全覆盖。
二是加快构建具有更强竞争力和自主性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别产业园,加强与驻华商会的对接,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际投资集团等优质外资项目落户三河。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出口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强自主品牌。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建立“海外仓”,开拓海外市场。
图为三河市人民公园的美丽景色。
三是牢牢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狠抓项目建设,努力围绕与北京产业配套上项目,围绕壮大既有产业链上项目,围绕特色产业集群上项目,围绕服务业上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对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实施园区三年“双倍增”计划,打造全国一流开发区。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支持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级。突出培养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打造全国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图为三河市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初见成效。通讯员冷益平摄
五是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首都东部生态屏障。坚持绿色发展,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深化生态修复治理,增强生态屏障功能。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
六是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推动城市品质升级和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三河样板”。落实《河北省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科学规划高品质创新街区、中央活力区、4.3平方公里商业文化街区,争创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加快推进变电站及供热厂新建,雨污分流全覆盖和海绵城市建设等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精细化管理城市的理念和能力,推动城市管理秩序持续优化。
图为燕潮大桥。通讯员万明山摄
七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制定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校园建设攻坚行动”;争取更多京津知名学校在三河市设立分校、开展联合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中国应急管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快推进市医院、陆道培医院、燕达医院二期等8所医院建设;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提升无物业小区规范化管理水平。
八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三河。落实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实施社会治理三年工程,深化“五大智慧工程”应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争创安全稳定、公平公正、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示范市。
图为密涿高速南连接线。
九是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建立文明创建常态化机制。新建一批公益性文体设施和文化标志性工程,推出一批具有三河特色的文化精品,建设提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打造东部山区生态康养文旅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