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平山县碾盘沟村山明水秀,生机盎然。小山村里平滑的青石路、古朴的老宅院、淳朴的民风,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那段血与火的往事里。
70多年前,《解放军画报》的前身《晋察冀画报》诞生在这个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村庄里。这份创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本新闻摄影画报,犹如清脆震天的冲锋号角,引领无数新闻战士以相机为武器,用定格历史的镜头画面,树立起中国摄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封面。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如今,1942年7月7日出版的一本《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就珍藏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时光流转,当年精美的画报已有些许褪色,但它穿越时空,依旧在无声地讲述着残酷环境里那“了不起的创举”。
回望历史深处。1939年元旦,八路军新闻摄影记者沙飞和他的助手罗光达,目睹国难日益深重,心急如焚,立志抗战救国。他们在平山县蛟潭庄晋察冀军区驻地,举办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摄影展览》。展览中,反映晋察冀边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摄影作品引来八路军和周围村庄百姓前来观看。聂荣臻司令员看后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懂,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工具,要是能够放大,群众会看得更清楚,那就更好了。”
人民群众对摄影的热爱和聂荣臻的这番话,让沙飞等人备受鼓舞,于是他们大胆提出了创办画报的设想。为配合抗战形势、扩大新闻宣传教育效果,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决定首先出版《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通过刊载《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等6组摄影作品,为正式出版《晋察冀画报》打下坚实基础。
即便如此,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外部环境极端残酷,创办画报谈何容易?为保证画报出版,沙飞和战友想方设法、就地取材:没有厂房,就将牛羊圈搭棚改建;没有计时器,就制作仿古式“铜壶滴漏”;甚至结合我军作战特点,设计结构简便的帐篷式移动暗房。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用摄影做武器,向敌人投去了精神炸弹。
1942年5月,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沙飞为主任(社长),罗光达为副主任(副社长),下设编校、出版、印刷、总务四股,共一百余人。两个月后,《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印刷出版,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和建设的成就,聂荣臻亲自为创刊号题词。
摄影作品《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的边区生活》、邓拓的长篇文章《晋察冀的舵师聂荣臻》、漫画《如此扫荡》……16开本,共94页的画报既有作战场面,又有生活场景;既涉及生产运动,又有文化生活;既表我方牺牲,亦写敌人凶残;既关注中国军民,亦关注国际友人。小小画报显露无数活生生的事实,生动地将边区近况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副副坚毅的面孔、一队队前进的身影、一片片蓬勃的土地……这些镌刻动人情景的光影故事,越过封锁线,通过各种渠道,被送到延安、八路军总部和其他抗日革命根据地,甚至远送至苏联、美国、英国等,引发国内国际的强烈反响。国内外许多报刊纷纷发表评论,誉之为“文化的鲜花”。
晋察冀画报社旧址、沙飞广场、抗敌石刻群……如今的碾盘沟村,处处能感受到红色精神激励。来这里,让我们在深深的回忆和畅想中,感受那段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革命岁月,感受那些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革命摄影人火热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前行。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