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杨倩(左)/杨皓然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杨皓然夺冠。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读书、弹琴、练体能,8月13日,在北京的国家射击队运动员宿舍里,河北省射击运动员杨皓然按计划度过了自己隔离的一天。
东京奥运会上,杨皓然获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男子10米气步枪铜牌,终于圆了奥运冠军梦想,并成为我国又一个获得“大满贯”的射击运动员。7月27日完赛后,他于次日返回国内。
从里约奥运会失利,到东京奥运会“丰收”,5年时间,杨皓然走过了他射击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段路——主动远离国际赛场,“闭关”解决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
“东京奥运会周期,感觉最难的是里约奥运会失利给自己留下的心理阴影,还有身体出现的一些伤病。”杨皓然说,这些负面的东西必须要在东京奥运会前克服,然后才能轻装上阵。
实际上,里约奥运会之后,杨皓然也曾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表现抢眼,但他仍然未能完全走出阴影,仍然处在一个不稳定的波动期。
心病还需心药医。2018年,为了帮助杨皓然走出低谷,已退休的河北省功勋教练常静春重返国家队。这成为杨皓然根治“心病”的转折点。
“常练给我开的是‘中药’,小火慢炖,让我一点点找回了自信。”杨皓然说,通过努力完成常教练为他设定的一个个成绩目标,同时伴随着常教练不断用“话疗”帮他恢复信心,他终于一步步走出了里约奥运会失利的心理阴影。
业内有个共识:奥运会射击比赛比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心理。东京奥运会上,杨皓然有没有感觉到压力,他又是如何面对的?
“赛前确实感觉比较紧张,还有一些轻微失眠,不过属于在正常范围内。”杨皓然说,更关键的是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
“比赛中紧张的时候,我会把注意力放在比赛每个环节的准备过程中,同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很关键。”杨皓然说,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每个射击运动员的“必修课”。
东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团体决赛前,即将走上赛场的杨皓然给常静春提了一个要求——让常静春踢自己一脚。
“这也是为了给自己一种好的心理暗示。”杨皓然解释说,常静春曾培养了蔡亚林、朱启南、李杰等众多射击名将,其中被他踢过的蔡亚林、朱启南都成为了奥运冠军。结果,常“脚”练二话没说,照着他狠狠踢了一脚,他有些忐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
“心病”之外,杨皓然的“身病”也不轻。
2020年,国家射击队奥运选拔赛开始,他常年训练积累下的髋关节伤病突然爆发,严重时甚至一度无法独自起床。国家射击队教练组和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团队经过紧急商议,结合杨皓然的特点,决定让杨皓然尝试在比赛中“枪不下肩”的打法,以减轻疼痛。
对于一个训练十几年的世界一流运动员来说,改变已定型的打法谈何容易?
“诀窍只有一个字,练。”杨皓然说,动作结构改变让自己感觉很不习惯,只能通过一遍又一遍训练去不断适应、不断完善。“每次还没练完,衣服就全湿透了,现在回忆起来还很‘酸爽’。”
所有的路都不会白走,所有的汗都不会白流。在东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赛中,“枪不下肩”的杨皓然,枪枪成绩在10环以上。
如今回首,杨皓然说要感谢从挫折里奋起的这段经历。
“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升起,听着国歌奏响,感觉自己作为一名运动员终于又一次完成了为国争光的使命。但对我而言,这中间走过的路、克服困难的经历,才是受用终生的。”
对于未来,杨皓然表示:“不管什么比赛,我都会奔着冠军去努力。眼下,就是全力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争取能为河北争得更多荣誉。”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